概要: (选自《文化月刊》2009年第10期,有删改)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第12题选对一项给3分,选对两项给6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6分) A.中性美是美的多元化、多义性的体现,因此,它的存在是非单一性的、具有适中的品质和状态。 B. 个性化要求突出强烈的自我色彩,不再拘泥于形式和传统,开放不羁的中性美并不会造成男女性别美的丧失。 C. 作为一种审美元素,中性美与个人和社会的文化进步有关,也与个人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关。 D.进入经济时代,女性在生活工作和身体精神上,实现了与男性基于性别之上的平等,而同时男性也开始主动审视自我的性别存在。 E……现代独生子女的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家长们会有意无意地要求男孩子女孩化一点,女孩子男孩化一点。13.根据文意,下列事例不属于中
“中性美”透析|阅读答案试题,标签:论述文阅读答案,http://www.laixuea.com(选自《文化月刊》2009年第10期,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第12题选对一项给3分,选对两项给6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6分)
A.中性美是美的多元化、多义性的体现,因此,它的存在是非单一性的、具有适中的品质和状态。
B. 个性化要求突出强烈的自我色彩,不再拘泥于形式和传统,开放不羁的中性美并不会造成男女性别美的丧失。
C. 作为一种审美元素,中性美与个人和社会的文化进步有关,也与个人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关。
D.进入经济时代,女性在生活工作和身体精神上,实现了与男性基于性别之上的平等,而同时男性也开始主动审视自我的性别存在。
E……现代独生子女的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家长们会有意无意地要求男孩子女孩化一点,女孩子男孩化一点。
13.根据文意,下列事例不属于中性美的一项是 (3分)
A.《红楼梦》写秦钟,说他“眉清目秀,粉而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
B.在欧洲,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出现一种名为“法兰西畸形”的风潮,男人流行穿女装,着香粉假发、花边褶皱、耳环钻饰等,这些女人喜欢的服饰,男人都引为时髦。
C.太监是中国古代一个特殊的历史现象,由于“净身”的缘故,他们一般缺乏男子汉的特征,皮肤细腻,面无胡须,说话声音尖细,介乎男女之间,说话时习惯翘兰花指。
D.《木兰诗》所歌唱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英勇无比,《杨家将演义》所颂扬的杨门女将保家卫国、征战沙场、刚烈豪爽。
14.根据文章内容,请简要概括“中性美”的主要审美特征。(4分)
15.“短发、酷装的李宇春红了;娘娘腔、花短裙的小沈阳火了。女星当‘爷’了;男人变‘娘’了;帅气女生、花样美男成为时下的流行了。”请联系文中作者的观点,解释这种社会现象并简单分析它的成因。(4分)
12.(6分)BE(A.在第二段最后一句,前后两个分句不构成因果关系。这里属于强加因果;C.在第四段的第一句话,“中性美”不只一种审美元素,这里分别指的是“优雅”和“时尚”;D.第八段最后一句,“迫使……”表明不是男性的主动行为。)
13.(3分)C(C项太监的女性化特征是生理缺陷所致,是一各病态,不属于中性美。)
14.(4分)①多元化、多义性;②开放不羁;③优雅时尚;④简约自然。(每点1分)
15.(4分)解释:这种社会现象体现的是“中性美”的流行,以及人们对开放不羁、富于中性化的“中性美”的认可和接受。成因:①生理方面,每个人都有一些异性特征,中性美是个人自身潜存的某些异性特征的自然显现。②社会方面,中性美体现的是男女的性别平等以及对自我性别存在的重新审视。③教育文化的发展,是中性美能够被社会容纳和接受的大前提。(解释1分,成因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