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愚公移山》《蜀之鄙有二僧》比较阅读答案

    时间:10-14 10:17:51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8101

    概要: ③帝感其诚 感: ④越明年 越: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11.翻译下面句子。(3分)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2.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蜀之鄙有二僧》比较阅读答案,标签: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知识,http://www.laixuea.com
      ③帝感其诚         感:        ④越明年    越: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

    11.翻译下面句子。(3分)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2.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13.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分)

     

    [答案]9.①用箕畚  ②通“慧”,聪明  ③被……感动  ④到、及  10.D(A.人称代词,他/表反问,可译为“难道”  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C.把/因为  D.都是“去、往”的意思。)  11.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汉”“阴”“陇”“断”译错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12.A(愚公之妻只是有疑,而不是坚决反对。)  13.①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1分)②甲文以神话结尾,(1分)乙文以议论结尾。(1分)


    上一页  [1] [2] 


    Tag: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知识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