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21、文段理解。这两篇短文的共同点是设喻讽谏国君,甲文中的邹忌讽谏齐威王时,先以 设喻,再拿齐威王的地位和自己作比较,最后得出“_____ ___ ______”的结论。乙文中的苏代讽谏赵惠王时,也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这个比喻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即___________ 。两文中的国君都接受了臣子的规劝,一个“____ _”字就是明证。(4分)22、邹忌讽谏齐威王,苏代讽谏赵惠王的目的各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9、(1)指出,指责(2)
“鹬蚌相争”《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答案,标签: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知识,http://www.laixuea.com(2)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21、文段理解。
这两篇短文的共同点是设喻讽谏国君,甲文中的邹忌讽谏齐威王时,先以 设喻,再拿齐威王的地位和自己作比较,最后得出“_____ ___ ______”的结论。乙文中的苏代讽谏赵惠王时,也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这个比喻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即___________
。两文中的国君都接受了臣子的规劝,一个“____ _”字就是明证。(4分)
22、邹忌讽谏齐威王,苏代讽谏赵惠王的目的各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9、(1)指出,指责(2)下雨(3)受蒙蔽(4)仔细
20、(1)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敌国。(2)两只动物不肯互相放弃,一个渔夫就将它们一起捉住了。
21、自己(被妻妾客人蒙蔽);王之蔽甚矣;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善
22、邹忌是为了让齐威王接受群臣吏民的劝谏;苏代为了让燕惠王停止讨伐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