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2分)A.第①段作者说经历风雨侵蚀后未曾腐朽,又能逃脱被樵夫砍伐厄运的树木十分少见。B.第②段末尾感叹“其理似不偶然”,表达了作者对造成树木种种不幸的天命的反抗。C.第③段由家中所藏的木假山生发感慨,作者以木假山的山峰暗示自强自立的人格。D.全文由树的生长写到木假山的特征,转合自如,最后以三个感叹号收束,引人深思。26.指出本文主要表现手法,概括全文主旨。 (3分) 参考答案:www.laixuea.com22.(2分)最幸者:逃脱种种厄运,被人发现,做成木假山。(1分)不幸者:本来能做成木假山的良材,因为无人发现,被樵夫当作薪柴砍伐。(1分)23.(2分)角度一:运用排比,(1分)写出了木假山侥幸逃脱各种摧折的经历。(1分)角度二:多用整句,(1分)形成铿锵节奏,强调树木遭受的各种不幸。(1分)24.
《木假山记》阅读答案,标签: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知识,http://www.laixuea.com2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2分)
A.第①段作者说经历风雨侵蚀后未曾腐朽,又能逃脱被樵夫砍伐厄运的树木十分少见。
B.第②段末尾感叹“其理似不偶然”,表达了作者对造成树木种种不幸的天命的反抗。
C.第③段由家中所藏的木假山生发感慨,作者以木假山的山峰暗示自强自立的人格。
D.全文由树的生长写到木假山的特征,转合自如,最后以三个感叹号收束,引人深思。
26.指出本文主要表现手法,概括全文主旨。 (3分)
参考答案:www.laixuea.com
22.(2分)最幸者:逃脱种种厄运,被人发现,做成木假山。(1分)
不幸者:本来能做成木假山的良材,因为无人发现,被樵夫当作薪柴砍伐。(1分)
23.(2分)角度一:运用排比,(1分)写出了木假山侥幸逃脱各种摧折的经历。(1分)
角度二:多用整句,(1分)形成铿锵节奏,强调树木遭受的各种不幸。(1分)
24.(2分)木假山中间山峰端正庄重,旁边的山峰凛然挺拔,(1分)表现出了傲岸不屈的精神,不卑不亢的姿态,因此作者觉得它“可敬”。(1分)
25.(2分)B
26.(3分)手法:托物言志(或“托物寓意”)。(1分)主旨:以树的遭遇暗示人才的遭遇,表达了对人才被无端毁灭的痛惜之情;(1分)以木假山形象寄寓作者刚直不阿的人格理想。(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