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5.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杀人而取妻,乃问朕是非,何也?(3分)译文: (2)卿为朕言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3分)译文: 参考答案:www.laixuea.com 2.(3分)A(正,作动词,纠正。)3.(3分)C(②是王叔玠向皇上表示诚意与忠心的。④是说太宗不计前嫌,委以重任。这是王叔玠向皇上表明自己忠心劝谏的理由。⑥是交待王叔玠当时辅政的事实。)4.(3分)C(郭公并非“善恶不分”,而是明知故犯。)5.(3分)(1)杀了人却纳那人之妻,竟然还问我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呢?(得分点:“而”、“取”、“乃”)(2)(3分)你给我评评玄龄等人的才干,并且说说,你与这些人相比谁更贤能?(得分点:“材”、“孰与&
“王叔玠为人雅正,交不苟合”阅读答案及翻译,标签: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知识,http://www.laixuea.com5.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杀人而取妻,乃问朕是非,何也?(3分)
译文:
(2)卿为朕言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3分)
译文:
参考答案:www.laixuea.com
3.(3分)C(②是王叔玠向皇上表示诚意与忠心的。④是说太宗不计前嫌,委以重任。这是王叔玠向皇上表明自己忠心劝谏的理由。⑥是交待王叔玠当时辅政的事实。)
4.(3分)C(郭公并非“善恶不分”,而是明知故犯。)
5.(3分)(1)杀了人却纳那人之妻,竟然还问我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呢?(得分点:“而”、“取”、“乃”)
(2)(3分)你给我评评玄龄等人的才干,并且说说,你与这些人相比谁更贤能?(得分点:“材”、“孰与”、“诸子”)
参考译文:
王叔玠为人正直,与人交往不苟且附和。太宗任命他为谏议大夫。李世民曾经说:“只有君臣同心同德,那么国家就会安定。我虽不是贤明之君,但幸而有各大臣常加规劝及纠正我的过失,但愿这样可以使天下太平吧。”王叔玠进言说:“古时天子有谏诤之臣七人,都因谏言不被采用,而相继死亡。现在陛下发扬你的美德,采纳像我们这样的草野之人的意见,我愿竭尽愚钝之力,效力辅佐陛下。”王叔玠推诚尽忠,进荐善言,并常常思念规劝,太宗更加信任他。
一天,王叔玠进见,看见有一美人在皇上身边侍候。太宗指着她说:“庐江王不行道义,杀了她的丈夫而纳她为妾,怎么会不灭亡呢?”王叔玠离开座位回答说:“陛下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不对呢?”皇上说:“杀了人却纳那人之妻,竟然还问我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呢?”王珪回答说:“我听说齐桓公到郭国,问老百姓:‘郭公为什么灭亡?’老百姓回答说:‘因为他能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齐桓公说:‘如像你们这么说,他就是一个明君了,可为什么会到了灭亡的地步吓?’老百姓说:‘不是这样的,郭君知道是好的意见却不采纳,知道是错的事情却不停止做,所以灭亡。’如今陛下知道庐江王灭亡的原因,他的美姬还在你的身边,我看陛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知道那是错的事情(但还要继续做),这就是所谓知道不对的却不停止去做啊。”太宗十分欣赏他说的话。
太宗派太常少卿祖孝孙用乐律来教授宫中的乐人,因这些乐人的技能没有长进,孝孙多次被皇上责怪。王叔玠与温彦博共同进言说:“孝孙是恭谨之士,陛下让他来教女乐,又责备他,国人岂不认为皇上太轻视士人了吗?”太宗十分愤怒地说:“你们这些人都是我心腹之臣,竟然附顺下人欺瞒我,替人游说说情吗?”彦博惧怕,谢罪,但王叔玠不谢罪,他说:“我本来侍奉前皇太子,罪当受死,陛下您怜惜我的性命,任用我,让我担任重要的职务,并要求我忠诚效力。现在陛下因私心而怀疑我,这是陛下对不起我,我没有辜负陛下。”皇上默不作声,感到惭愧,于是就不再追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