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D.康熙皇帝以于成龙为榜样来告诫江宁知府,并给予于成龙“天下廉吏第一”的至高褒奖。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尝微行村堡,周访闾里情伪,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2)榜示自首者免罪,来者日千计,皆贷之。(3)是年冬,上南巡至江宁,谕知府曰:“尔务效前总督于成龙正直洁清,乃为不负。” 《于成龙》1.C(坐:犯罪) 2. B(A项、D项的前句均不能表现处事策略;C后句跟得民心无关。) 3. D(“天下廉吏第一”是舆论对于成龙的评价,不是皇帝对他的褒奖。)4.见参考译文【参考译文】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被任命为广西罗城知县,已经四十五岁了。罗城县处在万山之中,流行瘴气瘟疫,瑶、僮(壮)等少数民风粗犷凶悍。又正处于战争之后,遗地荒草荆棘,县城中仅有六家居民,县城也没有城墙和官署。于成龙到任以后召集官吏百姓安抚他们。明确保甲制度,有强盗出现,就立即抓捕治理,向上级请示,审判清楚后就处决,百姓安居乐业。周
《于成龙》阅读答案及翻译,标签: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知识,http://www.laixuea.comD.康熙皇帝以于成龙为榜样来告诫江宁知府,并给予于成龙“天下廉吏第一”的至高褒奖。
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微行村堡,周访闾里情伪,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
(2)榜示自首者免罪,来者日千计,皆贷之。
(3)是年冬,上南巡至江宁,谕知府曰:“尔务效前总督于成龙正直洁清,乃为不负。”
《于成龙》
1.C(坐:犯罪) 2. B(A项、D项的前句均不能表现处事策略;C后句跟得民心无关。) 3. D(“天下廉吏第一”是舆论对于成龙的评价,不是皇帝对他的褒奖。)4.见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被任命为广西罗城知县,已经四十五岁了。罗城县处在万山之中,流行瘴气瘟疫,瑶、僮(壮)等少数民风粗犷凶悍。又正处于战争之后,遗地荒草荆棘,县城中仅有六家居民,县城也没有城墙和官署。于成龙到任以后召集官吏百姓安抚他们。明确保甲制度,有强盗出现,就立即抓捕治理,向上级请示,审判清楚后就处决,百姓安居乐业。周边的少数民族来侵犯,于成龙召集民兵要捣毁他们的据地,他们害怕了,发誓再不敢侵犯罗城。老百姓更加安心尽力地耕种土地。在罗城任职七年。于成龙和百姓相亲相爱如同家人和父子一样。
升任湖广黄冈的知州,官署设在岐亭。岐亭原来有很多盗贼,在光天化日之下行窃,没有谁敢过问。于成龙安抚贼首彭百龄,让盗贼自觉赎罪。他曾经通过调查得知盗贼所在的地方,伪装成乞丐,打入他们内部,跟他们相处十几天,详细的了解了他们平时行窃的情况。于是召集官兵抓捕这些盗贼,其他盗贼闻风而逃。他曾经到村落中去微行私访,遍访民间隐情,遇到盗贼以及其他可疑案件,就按其踪迹抓到案犯,百姓非常惊叹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