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阅读试卷(一)回声的结局

    时间:10-14 10:20:02来源:http://www.laixuea.com 语文题库阅读:8462

    概要: 阅读试卷(一)回声的结局转自: 2004年2月24日9:19回声的结局在山谷里,只要有一个声音,就会产生一个同样的回声。有多少声音,就会有多少个同样的回声。回声是相当固执、相当自负的,他自认为比产生他的声音强。有一天,他竟然提出要跟声音比赛谁最有能耐和口才。声音说:“比就要比创造性。”回声立即跟着说:“比就要比创造性。”声音说:“但是你只会重复。”回声毫不相让:“但是你只会重复。”声音说:“你应该学会谦虚一点。”回声毫不犹豫地回敬一句:“你应该学会谦虚一点。”总之,只要声音说一句,回声也照样说一句,顽固地把声音说的话顶了回去。这场比赛,单调地进行了很久,看来是得不到一点结果了。后来,声音有些激动了,就说:“我不跟你吵了。”回声也生气的重复着:“我不跟你吵了。”声音忍耐了一下,真的就不响了。回声还想接着顶一句什么话。但这一下糟了,他什么也说不出来了。从此以后,假如声音能坚持下去,永远不再开口,回声就没有办法再进行什么比赛,再继续争辩自己的优越性,而且,他只好从世界上消失了。这就是回声应该得到的结局。1、

    阅读试卷(一)回声的结局,标签:小学语文试题,http://www.laixuea.com

    阅读试卷(一)回声的结局
    转自: 2004年2月24日9:19
    回声的结局
    在山谷里,只要有一个声音,就会产生一个同样的回声。有多少声音,就会有多少个同样的回声。
    回声是相当固执、相当自负的,他自认为比产生他的声音强。有一天,他竟然提出要跟声音比赛谁最有能耐和口才。
    声音说:
    “比就要比创造性。”
    回声立即跟着说:
    “比就要比创造性。”
    声音说:
    “但是你只会重复。”
    回声毫不相让:
    “但是你只会重复。”
    声音说:
    “你应该学会谦虚一点。”
    回声毫不犹豫地回敬一句:
    “你应该学会谦虚一点。”
    总之,只要声音说一句,回声也照样说一句,顽固地把声音说的话顶了回去。
    这场比赛,单调地进行了很久,看来是得不到一点结果了。
    后来,声音有些激动了,就说:
    “我不跟你吵了。”
    回声也生气的重复着:
    “我不跟你吵了。”
    声音忍耐了一下,真的就不响了。
    回声还想接着顶一句什么话。但这一下糟了,他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从此以后,假如声音能坚持下去,永远不再开口,回声就没有办法再进行什么比赛,再继续争辩自己的优越性,而且,他只好从世界上消失了。这就是回声应该得到的结局。
    1、 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糟了:(1)做酒剩下的渣子。(2)腐烂。(3)指事情办坏。
    应该选择(   )
    固执:(1)拿着。(2)执掌。(3)坚持。(4)执行。
    应取(   )
    毫不相让:(1)细长而尖的毛。(2)毛笔。(3)一点儿。
    应取(   )
    2、 写出下面的字,去掉部首后数一数有几笔。
    “谦”去掉部首有(   )笔
    “赛”去掉部首有(   )笔
    “辩”去掉部首有(   )笔
    “忍”去掉部首有(   )笔
    3、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王老师以经50多岁了,却向青年人一样充满朝气,废寝忘食地工作。(  )
    (2)双方辩论飞常激烈,谁也不能说服谁。(    )
    (3)这些年来,他一直幸苦地工作,因此得到了大家地遵敬和爱戴。(    )
    4、写出和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同样(     )  固执(     ) 能耐(      )
    重复(     )  谦虚 (     )  结果(      )
    消灭(     )  永远 (     )  继续(      )
    5、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有一天,他竟然提出要跟声音比赛谁最有能耐和口才。
    (句子中的“他”指谁?为什么要用“他”而不用“它”?)
    (2)但这一下糟了,他什么也说不出来了。(“这一下”是指怎样的情形?为什么回声“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6、 请你按照“回声提出和声音比赛?D?D?D比赛进行很久却没有结果?D?D?D后来声音不响了,回声只好消失了”这三层意思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             ”。
    第二段:从“               ”到“          ”。
    第三段:从“               ”到结尾。
    7、 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懂得了一个什么做人的道理?
    (编辑:孙玉屏)


    Tag:语文题库小学语文试题语文学习 - 小学语文 - 语文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