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1.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唉!在魏阉乱政的时候,当官而能够不改变自己的志节的,(在)全国(这样)的广大地域,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有几(个)人呢?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踏上死地而不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况且(当时)假传的圣旨纷纷发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对有牵连的(东林)党人的逮捕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一击,(阉党就)不敢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有牵连治罪(的暴行了);魏阉也犹疑不决,畏惧正义,篡位的阴谋难以立刻发动,(后来)等到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当今皇帝即位,(魏阉)就吊死(在)路上,(这)不能说不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注意词语:乱:乱政易:改变欤:句末语气词,呢编伍之间:指代民间闻……之训:接受……的教导素:平素,平时以:因为非常之谋:这里指篡位的阴谋猝发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五人墓碑记》教案,标签:高中语文必修三,http://www.laixuea.com1.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
唉!在魏阉乱政的时候,当官而能够不改变自己的志节的,(在)全国(这样)的广大地域,
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
有几(个)人呢?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
踏上死地而不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况且(当时)假传的圣旨纷纷发出,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
对有牵连的(东林)党人的逮捕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一击,(阉党就)不敢再
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
有牵连治罪(的暴行了);魏阉也犹疑不决,畏惧正义,篡位的阴谋难以立刻发动,(后来)等到
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当今皇帝即位,(魏阉)就吊死(在)路上,(这)不能说不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
注意词语:
乱:乱政易:改变欤:句末语气词,呢编伍之间:指代民间
闻……之训:接受……的教导素:平素,平时以:因为
非常之谋:这里指篡位的阴谋猝发:马上发动出:这里指即位
注意句式:
激昂大义:被正义激励,倒装句,被动句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省略句,(魏忠贤)(于)
小结:这段文字赞扬了五人坚持正义的精神,评价了他们的历史功绩。
2.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由此看来,那么今天那班(原先)爵位显赫的高官,一旦犯罪应受惩治(时),有的脱身逃跑,
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不能被远近的人收留;又有(的人)剪发为僧,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了。
其辱人*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
他们可耻的人格,卑*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意义)轻重到底怎样呢?因此
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
周公墓洲忠义显露在朝廷,赠赐谥号使名声荣耀,在死后(非常)荣耀;而(这)五(个)人也得以
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
修建他们的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列出他们的姓名,凡四方的士人经过(五人墓时)没有一个不
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
跪拜而且流泪的人,这真(是)千载(难得)的机会呀!不这样(的话),假令(这)五(个)人保全
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他们的头颅而老死在家里,那么,(虽然)享尽他们的天年,但人人都可以把他们当做仆役来使唤,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
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墓前),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表示非常愤慨,抒发他们
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
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
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一死)也有比国家(兴亡)重大的啊。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前面提到的)贤明的士大夫:(是)冏卿吴公因之,太史文公文起、姚公孟长。
注意词语:
杜门:闭门不出佯狂:假装疯狂所之:逃到什么地方,之,逃
辱人*行:不知羞耻的人格,卑*的品行视:比
固:①到底,加强反问②真的,加强感叹暴:通“曝”,显示土封:坟墓
美显:使名声荣耀。美,使……美;显,名声斯:这
Tag: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高中语文必修三,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 - 必修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