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老子的《道德经》是以诗的语言和节拍写就的,具有音律美;同时,对偶句的使用,又使得诗句间对称匀美。语言优美洁净,准确而又质朴无华。当然这也造成了我们解读的困难。能够以诗的语言表述深奥难懂的哲学命题和理念,可见作者高超的语言能力。老子的学识必定震烁古今,然而他无意引经据典卖弄学问,亦无意尘世的琐屑纷争,他超越于时代之上,在哲学的高度上去理解宇宙、自然和人世中困惑和举步维艰的现实状况,指引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而开创了道家学派,其思想的力度可以说是古今罕见。这大概就是他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华文化的根柢”(鲁迅语)的原因。第二十一章描述了“道”的形象和特点。道的形体恍兮惚兮,虚无缥缈,难以捉摸。但是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老子认为他之所以能够“知众甫之状”,就是因为他“看到了”道的真实存在。阅读这一章有助于我们理解老子的“道”的意义以及对于理解老子其他章节的思想。因为,老子的思想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之上的。在这一章中,老子尽显了他对事物进行描写的超凡能力。在他的笔下,道是一个虚无缥缈而又真实存在
老子的《道德经》是以诗的语言和节拍写就的,具有音律美;同时,对偶句的使用,又使得诗句间对称匀美。语言优美洁净,准确而又质朴无华。当然这也造成了我们解读的困难。能够以诗的语言表述深奥难懂的哲学命题和理念,可见作者高超的语言能力。
老子的学识必定震烁古今,然而他无意引经据典卖弄学问,亦无意尘世的琐屑纷争,他超越于时代之上,在哲学的高度上去理解宇宙、自然和人世中困惑和举步维艰的现实状况,指引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而开创了道家学派,其思想的力度可以说是古今罕见。这大概就是他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华文化的根柢”(鲁迅语)的原因。
第二十一章描述了“道”的形象和特点。道的形体恍兮惚兮,虚无缥缈,难以捉摸。但是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老子认为他之所以能够“知众甫之状”,就是因为他“看到了”道的真实存在。阅读这一章有助于我们理解老子的“道”的意义以及对于理解老子其他章节的思想。因为,老子的思想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之上的。
在这一章中,老子尽显了他对事物进行描写的超凡能力。在他的笔下,道是一个虚无缥缈而又真实存在的神秘事物,它神秘莫测,动人心魄。作者寥寥数笔,却惟妙惟肖。老子非凡的语言能力,影响了后代的词汇,例如:道,非常,玄妙,恍惚等。(时春华)
Tag: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知识,语文学习 - 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