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高考诗歌鉴赏教案: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时间:11-27 15:14:10来源:http://www.laixuea.com 诗词赏析阅读:8879

    概要: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效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试题: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却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何变化?4分【参考答案】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备考锦囊】一、这类试题的答题要领1、抓住诗题 古诗的诗题常常就是诗歌的中心事件。许多古诗诗题的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2、抓住关键词 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这些关键词,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

    高考诗歌鉴赏教案: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标签:诗词赏析范文,http://www.laixuea.com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效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试题: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却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何变化?4

    【参考答案】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备考锦囊】

    一、这类试题的答题要领

    1、抓住诗题        古诗的诗题常常就是诗歌的中心事件。许多古诗诗题的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2、抓住关键词    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这些关键词,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故园情”就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3、抓住题材类型    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大体相同。(这一点见上面的【课前自习室】)

    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    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和“哀景”两类。

    5、抓住典型意象    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作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要熟记笔记和读本上常见意象的内涵。

    6、抓住注释

    注释分类

    所暗示内容

    介绍写作背景

    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诗的思想感情。

    介绍相关诗句

    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介绍作者

    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

    介绍别人评价

    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思想内容。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第二步,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巩固练习】

     (2009·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小重山·端午  []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试题: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 词中先详细描绘了端午节人们忙碌的场面:“处处忙”“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点出端阳风俗,洋溢着喜庆气氛。“空惆怅”是写作者触景生情的感慨:世人只知过节,却不知节日的历史内涵。下阕紧接上阕,叙述自己对屈原的敬仰之情,“千年忠义气,日星光”是对屈原爱国精神的赞颂。“总堪伤”是描写作者读罢《离骚》后的情态。“无人解”是写自己的孤寂落寞的处境。同时和上阕“空惆怅”照应。

    【参考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了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之情,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下列诗词中均有,请分析每一首诗中的具体内容。
      1、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2菩萨蛮(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南乡子(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6、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0、对雪(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飘弃樽无渌,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参考答案:
    1
    、闺中怀人之愁;2、国破家亡之愁、报国无门之愁;3、思友之愁、失意之愁;4、伤春之愁、家国之愁;5、昔胜今衰之愁;6、思念情人的孤独之愁;7、羁旅之客愁;8、亡国之愁;9、人生失意之愁;10、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愁

    上一页  [1] [2] [3] 


    Tag:诗词赏析诗词赏析范文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