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木心与他的《文学回忆录》|阅读答案

    时间:11-26 23:37:17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8897

    概要:木心与他的《文学回忆录》 《新周刊》:这本迟的《文学回忆录》,你觉得它够“木心”吗? 陈丹青:里面每句话都是木心说的。我可能漏记,但绝不添一句一字。现在他去世了,大家读到这本书,从此对木心的各种解读,包括利用,就开始了。 《新周刊》:木心在文学史里大量讲什么是快乐哲学,什么是他认为的喜怒哀乐。 陈丹青:他反复提出两个概念:悲观主义,宇宙观。都是很难被接受的,辨不清的。要注意,他提出悲观主义,同时提出快乐主义。他对每件事至少有一对观念。 《新周刊》:那种矛盾性体现在他的每个细节上。 陈丹青:我不称为“矛盾性”,是复杂感吧。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感,他最感兴趣。 《新周刊》:读木心能照射这个时代的浅薄。 陈丹青:大部分时代是浅薄的,木心是在对不甘浅薄的人说话。你问他这些观念怎么会有,他在文学中给你兜底翻出。耶稣、莎士比亚、曹雪芹……有一组人物他翻覆去说。这牵扯到他的另一个命题:天才。他总结一个时代没有好的文艺,一句说死:不出天才。你仔细想想,真是这样的。 《新周刊

    木心与他的《文学回忆录》|阅读答案,标签:语文阅读答案,http://www.laixuea.com

    木心与他的《文学回忆录》

        《新周刊》:这本迟的《文学回忆录》,你觉得它够“木心”吗?

        陈丹青:里面每句话都是木心说的。我可能漏记,但绝不添一句一字。现在他去世了,大家读到这本书,从此对木心的各种解读,包括利用,就开始了。

        《新周刊》:木心在文学史里大量讲什么是快乐哲学,什么是他认为的喜怒哀乐。

        陈丹青:他反复提出两个概念:悲观主义,宇宙观。都是很难被接受的,辨不清的。要注意,他提出悲观主义,同时提出快乐主义。他对每件事至少有一对观念。

        《新周刊》:那种矛盾性体现在他的每个细节上。

        陈丹青:我不称为“矛盾性”,是复杂感吧。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感,他最感兴趣。

        《新周刊》:读木心能照射这个时代的浅薄。

        陈丹青:大部分时代是浅薄的,木心是在对不甘浅薄的人说话。你问他这些观念怎么会有,他在文学中给你兜底翻出。耶稣、莎士比亚、曹雪芹……有一组人物他翻覆去说。这牵扯到他的另一个命题:天才。他总结一个时代没有好的文艺,一句说死:不出天才。你仔细想想,真是这样的。

        《新周刊》:因为他也受到达摩的影响,他最喜欢的三个人是达摩、老子和耶稣。那他说的天才论,是否可以从轮回去解释?

        陈丹青:我不评论木心的文学与思想,还不到时候,不要着急从他那里归结什么,别执迷于他的“最”。他的警句格言——其实是短语——是反警句、反格言的。

        他说:宗教是回头是岸,艺术是回头不是岸;宗教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艺术是放下屠刀不成佛——为什么不是岸?为什么不成佛?你仔细去想。如果想明白了,木心还有一句话——“不要说出。”

        《新周刊》:回到最简单的问题: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木心?

        陈丹青:为什么要有这个问题?你在一幅画前信步停下,会问自己为什么看吗?

        九八年,阿城和他最后一次见面,我们吃完饭往回走,在一家人家的花园外停下。鸡冠花开了,暮色里很猖狂的猩红色。当时阿城正在说京城哥们见面就聊政治新闻:“怎么样?今天有什么重要新闻?”木心对着鸡冠花笑说:“这就是今天最重要的新闻。”

        你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重要”,我的意思很简单,中国有这么多作家,我也知道一位,你们读读他。我一直姿态很低:你愿意读,你就读读看。

        《新周刊》:今天看,在文坛之外,反而许多年轻的求知者能理解木心,走近木心。这使您对“恢复传统”、“回到原典”或“文艺复兴”有期待吗?

        陈丹青:没有期待,能回常态就不错。不要拿了木心当“有用”、“有为”。无为地读他,反倒或者有用的。他讲课说,别期待文艺对国家社会有用。文艺有什么好处呢?写着写着,作者自己倒好起。

        《新周刊》:他所 谓“流亡的美学”应该如何看待?

        陈丹青:那是乔伊斯说的,木心倒过,说成“美学的流亡”。他“精翫字词”,常用前人的原句调换调换。可你真的解作“玩”,错了,上当了。他常以玩句表达深沉的意思,如“视死如归,视归如死”。

        这句话,乔伊斯的核心是“流亡”,木心的核心是“美学”。流亡者大谈“流亡”,犯忌的,流俗了。木心个反拨。其实,“美学”也不过虚晃一枪,他从不玩什么“美学”之类理论腔,但这么一借,反倒将“流亡”说出了,东欧苏联那么多流亡者痛说流亡,见这一句,会惊异的。

        “美学的流亡”也可解作他自己的写照。他弄艺术(亦即所谓“美学”)从无视地域和时代。

    [1] [2]  下一页


    Tag:实用类文本阅读语文阅读答案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 - 阅读训练 - 实用类文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