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王安石《海塘记》阅读答案

    时间:01-06 05:14:36来源:http://www.laixuea.com 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8544

    概要:海塘记王安石自云柯而南,至于某,有堤若干尺,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知县事谢君为之也。始堤之成,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曰:“使来者有考焉,得卒任完之以不隳。”谢君者,阳夏人也,字师厚,景初其名也。其先以文学称天下,而连世为贵人,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方作堤时,岁丁亥十一月也,能亲以身当风霜氛雾之毒,以勉民作而除其灾,又能令其民翕然皆劝趋之,而忘其役之劳,遂不逾时,以有成功。其仁民之心,效见于事如此,亦可以已,而犹自以为未也,又思有以告后之人,令嗣续而完之,以永其存。善夫!仁人长虑却顾图民之灾,如此其至,其不可以无传。而后之君子考其传,得其所以为,其亦不可以无思。而异时予尝以事至余姚,而君过予,与予从容言天下之事。君曰:“道以闳大隐密,圣人之所独鼓万物以然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盖有所难知也。其治政教令施为之详,凡与人共,而尤丁宁以急者,其易知较然者也。通途川,治田桑,为之堤防沟浍渠川,以御水旱之灾;而兴学校,属其民人相与习礼乐其中,以化

    王安石《海塘记》阅读答案,标签: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知识,http://www.laixuea.com

    海塘记

    王安石

    自云柯而南,至于某,有堤若干尺,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知县事谢君为之也。始堤之成,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曰:“使来者有考焉,得卒任完之以不隳。”谢君者,阳夏人也,字师厚,景初其名也。其先以文学称天下,而连世为贵人,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方作堤时,岁丁亥十一月也,能亲以身当风霜氛雾之毒,以勉民作而除其灾,又能令其民翕然皆劝趋之,而忘其役之劳,遂不逾时,以有成功。其仁民之心,效见于事如此,亦可以已,而犹自以为未也,又思有以告后之人,令嗣续而完之,以永其存。善夫!仁人长虑却顾图民之灾,如此其至,其不可以无传。而后之君子考其传,得其所以为,其亦不可以无思。

    而异时予尝以事至余姚,而君过予,与予从容言天下之事。君曰:“道以闳大隐密,圣人之所独鼓万物以然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盖有所难知也。其治政教令施为之详,凡与人共,而尤丁宁以急者,其易知较然者也。通途川,治田桑,为之堤防沟浍渠川,以御水旱之灾;而兴学校,属其民人相与习礼乐其中,以化服之,此其尤丁宁以急,而较然易知者也。今世吏者,其愚也固不知所为,而其所谓能者,务出奇为声威,以惊世震俗,至或尽其力以事刀笔簿书之间而已,而反以谓古所为尤丁宁以急者,吾不暇以为,吾曾为之,而曾不足以为之,万有一人为之,且不足以名于世而见其材。嘻!其可叹也。夫为天下国家且百年,而胜残去杀之效,则犹未也,其不出于此乎?”予良以其言为然。既而闻君之为其县,至则为桥于江,治学者以教养县人之子弟,既而又有堤之役,于是又信其言之行而不予欺也已。为之书其堤事,因并书其言终始而存之,以告后之人。庆历八年七月日记。

    9.下列加点词的解 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      冒:淹没,漫溢。

    B.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                  世:继承。

    C.其易知较然者也                      较:比较。

    D.而胜残去杀之效                      胜:克制。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①始堤之成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B.①而犹自以为未也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C.①其不出于此乎         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以告后之人          ②木欣欣以向荣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部体现谢君“仁民之心”的一组是

    ①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

    ②能亲以身当风霜氛雾之毒,以勉民作而除其灾

    ③而犹自以为未也,又思有以告后之人

    ④圣人之所独鼓万物以然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盖有所难知也

    ⑤万有一人为之,且不足以名于世而见其材

    ⑥至则为桥于江,治学者以教养县人之子弟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②③⑤

    12.下列有关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赞赏谢景初一心为百姓办实事的行为,后来又听到他对天下事的议论,就为他记下了修堤坝的事,同时也可资后人借鉴和思考。

    B.谢景初具有实干精神,身先士卒,与百姓同甘共苦,组织、带领民众修筑拦海堤坝,充分体现了他急民之困的为官之道。

    C.文章综合运用记叙、议论的手法,在交代写作缘由、肯定谢景初言行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自身的为政理念。

    D.谢景初批判了当世官吏哗众取宠之风,反对沉迷刀笔簿书之行,认为宋代近百年间教化不行的原因就在于官吏缺乏惠民思想。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曰:“使来者有考焉,得卒任完之以不隳。”(5分)

    (2)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3分)

    (3)予良以其言为然。(2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9.C(较:明显,明白。)

    10.C(两者都是副词,表反诘语气。A项①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音节助词。B项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顺承。D项①连词,表目的;②连词,表修饰。)

    11.B

    12.A(作者先是听到了他对天下事的议论,而后才听说他的做法。)

    13.(10分)

    (1)(5分)谢君用书信嘱托我为堤坝的建成作记的当初,说:“让后来人对此有可以考证的材料,能够终其任职使堤坝完好而不毁坏。”(注意“以”“属”“考”“卒”“隳”等的翻译。)

    (2)(3分)他担任县令(或:治理县事),不因才能自负而忽视他的百姓的急难。(注意“为”“以”“忽”等的翻译。)

    (3)(2分)我确实认为他的话是对的。(注意“ 良”“以……为”“然”等的翻译。)



    Tag: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知识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