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孔子的教育观(附答案)

    时间:09-09 05:09:04来源:http://www.laixuea.com 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8855

    概要: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22~23题。(5分)甲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1.15)乙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①;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13.5)【注】①专对:独立应对。22.从上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的教育观。(2分)甲: 乙: 23.上面的两种教育观之间有什么联系,试作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22.举一反三或者讨论启发 学以致用23.举一反三是学以致用的基础。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才能学会类推,学会融会贯通,学到的才是活的知识,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孔子的教育观(附答案),标签: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知识,http://www.laixuea.com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22~23题。(5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1.15)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13.5)

    【注】①专对:独立应对。

    22.从上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的教育观。(2分)

    甲:                                   乙:                  

    23.上面的两种教育观之间有什么联系,试作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22.举一反三或者讨论启发      学以致用

    23.举一反三是学以致用的基础。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才能学会类推,学会融会贯通,学到的才是活的知识,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讨论启发有助于学以致用。学习中通过老师的启发和与同学的讨论,有助于获得能力,进而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工作中去。



    Tag: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知识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