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晚泊岳阳 欧阳修》阅读答案

    时间:10-11 06:22:3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古诗阅读答案阅读:8176

    概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8.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分析。(6分)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 【参考答案】 8.(6分) 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答出三处“月”所写不同景象,给3分;答出所写景象的作用,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9.(5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

    《晚泊岳阳 欧阳修》阅读答案,标签:古诗阅读答案知识,http://www.laixuea.com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8.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分析。(6分)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

     

     

       【参考答案】

       8.(6分)   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答出三处“月”所写不同景象,给3分;答出所写景象的作用,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9.(5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答出思乡之情,给2分;答出以景寓情,给1分;具体答出景与情的关系,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赏析】

       本诗是欧阳修的名作之一。是一首七言古诗。全篇以叙述起笔,“卧闻”二字,从容不迫,纡徐而来,显得悠然自适,并点明是途经暂泊。“城里”、“城下”,为全诗紧要处。系舟城下,“城里”之事当然不知,所以首句仅仅以悠闲笔调轻轻带过,但那钟声却有无限韵味,耐人思索。日暮钟声,想此刻“城里”,大概正是炊烟袅袅,灯火煌煌。而诗人自己,却漂泊城下,闲卧舟中。心中不由泛起层层涟漪。

       待到他从沉思遐想中醒来,只见一轮皓月,悬于空江之上,似欲亲人。“空江”二字,固然指洞庭湖口空旷开阔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时的一片茫然之情。此时,他的视线由明月转向江面,探寻那归去的水路。江面云水茫茫,烟霭沉沉,江路又在哪儿呢?

       当诗人的注意力重返现实时,已是夜深月上,眼前呈现一片“江月弄清辉"的美景,令人想起唐代张若虚的诗句,“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蓦地,水面上传来一串歌声,原来是舟子趁着明月归去的唱晚之声。对一个羁旅中人来说,这“一阕”歌声将引‘起多少思绪,难怪诗人要“听不尽”了。这轻舟短楫,疾去如飞。诗人久久凝视着,其心情如何,便不再说下去了。实在也无须言说,因为读者自能体会到。

       此诗写旅中思归,深藏不露;只是句句写景,然景中自有缕缕情思。以“城里钟”起,以月下歌止,拓前展后,留下足以使人驰骋想象的空间,同时以有意之“听”照应无意之“闻”,表现了感情的变化。全诗语句平易流畅,情意深婉曲折,所以方植之说:“欧公情韵幽折,往反咏唱,令人低徊欲绝,一唱三叹而有遗音,如啖橄榄,时有余味”(《昭昧詹言》)。这段话可谓此诗的评。此诗以情韵胜,实是欧之本色,其唱叹之致,与欧文相似,而与他学李白或韩愈的那一类诗歌不同。 (陈顺智)



    Tag:古诗阅读答案古诗阅读答案知识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古诗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