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㈢发挥安置帮教“润物无声”功能。市、县安帮机构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了集中排查摸底,进一步完善释解人员报到登记、建档立卡、签定帮教协议、定期走访谈话、重点对象管控、信息报告、跟踪或委托帮教等制度,建立完善了市、县(市、区)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库、帮教工作管理信息库、重点人员管控库,实行台帐式管理。全市各地采取“送法进高墙”、帮教对象职业技能培训、落实责任田、鼓励从事个体经营、落实低保救济、基地安置等方式,加强了刑释解教人员出狱所后的接茬、安置、帮教工作。㈣发挥律师信访“息诉罢访”功能。我局建立了指导监督律师代理敏感案件、群体性事件和黑恶势力犯罪案件的工作机制和律师参与涉法信访工作机制,成立了消费者委员会律师顾问团,通过担任政府和部门法律顾问,参与人大、政府领导信访接待日活动,介入重大疑难纠纷的现场调处等工作,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在中国法学会举办的“涉法涉诉信访论坛”上,我市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经验是我省唯
市司法局工作总结,标签:法制工作总结范文,学校法制工作总结,http://www.laixuea.com㈢发挥安置帮教“润物无声”功能。市、县安帮机构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了集中排查摸底,进一步完善释解人员报到登记、建档立卡、签定帮教协议、定期走访谈话、重点对象管控、信息报告、跟踪或委托帮教等制度,建立完善了市、县(市、区)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库、帮教工作管理信息库、重点人员管控库,实行台帐式管理。全市各地采取“送法进高墙”、帮教对象职业技能培训、落实责任田、鼓励从事个体经营、落实低保救济、基地安置等方式,加强了刑释解教人员出狱所后的接茬、安置、帮教工作。
㈣发挥律师信访“息诉罢访”功能。我局建立了指导监督律师代理敏感案件、群体性事件和黑恶势力犯罪案件的工作机制和律师参与涉法信访工作机制,成立了消费者委员会律师顾问团,通过担任政府和部门法律顾问,参与人大、政府领导信访接待日活动,介入重大疑难纠纷的现场调处等工作,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在中国法学会举办的“涉法涉诉信访论坛”上,我市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经验是我省唯一的典型经验交流材料。同时,我们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法治”栏目实施政民互动,组织律师对160余件市民网上法律咨询进行及时答复,涉及民法、经济、刑法等多方面的法律法规,多次受到市政府办、市行政中心、市数字办、市绩效办的充分肯定。
㈤发挥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功能。我局做好平安单位、平安小区创建工作,无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违法违纪现象、无违反计划生育、无治安案件、无失密泄密事件、无越级上访、无人员非正常死亡。我局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受到省综治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二、先行先试,勇于创新,探索发展路子
近年来,局班子成员能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对在实践中形成的符合我市司法行政发展的经验,比如,在全系统实行市、县、乡三级考核《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见成效责任状》,对重点工作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责任时限、责任人员等做法,坚持不懈抓好落实。同时,要求每个科(室、处、中心)做到每年有一条金点子被本局采纳,进一步完善了司法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有效推进了司法行政事业先行。
www.laixuea.com ㈠大胆先试普法载体,推进依法治市。我市结合实际,召开了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第11次成员会议,下发了《市20xx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对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与此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普法依法治理形式,不断丰富普法依法治理内容,努力推进依法治市进程。
首先,激活社会细胞。自去年开始,我市司法行政系统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和“平安”创建过程中,结合普法依法治理,创造性地开展了“法律进家庭”活动,有效丰富了平安建设的内容。“法律进家庭”是指区域组织通过一定行为,唤醒农民家庭成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帮助提高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的一个全国农村普遍适用的普法工作载体;是对法制宣传教育“六进”的延伸、发挥和创新。它的具体内涵和工作指向是“五有”:每户有一份“法律入户告知卡”、每户有一本常用法律书、每户有一份相对定期的法制入户宣传单、每户有人掌握或熟知至少一个的涉农法律法规、每户有一名学法明白人。我市按照“法律进家庭、服务新农村”的要求和“先试点后铺开”的原则,精心订立了“20xx年试点,20xx达30%、20xx达50%、20xx达80%以上”的工作目标。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市采取 “7654”(即:致力于加强领导,践行思想重视、组织领导、方案制定、宣传发动、目标管理、工作履职、造册建档“七个到位”;致力于讲求方法,注重做到“法律进家庭”活动与当地新型农村建设、本村平安家庭建设、民主法治村居创建、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司法行政业务工作、思想文化道德建设“六个结合”;致力于把住关键,狠抓资源整合、阵地建设、工作载体、面上教育、典型引路“五个环节”;致力于围绕落实,健全领导挂包、工作点评、全程跟踪、责任奖惩“四个制度”)的办法,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法律进家庭”实践探索。如,泰宁县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法律进家庭”活动领导小组会议,定期分析本地区、本部门在开展农村普法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具体情况研究部署“法律进家庭”活动每个阶段的工作;要求每户家庭有一本常用法律书籍;两个月一期法律入户宣传单;每户一张“法律入户告知卡”,以座牌的形式放在农户家中;每户培养一名学法明白人;每户有人掌握或熟知一个涉农法律法规。将乐县把开展“法律进家庭”活动与抓好“宣传文化中心户”紧密结合,形成了以“宣传文化中心户”为带动,不断拓展“法律进家庭”创建面的工作模式。大田县局统一编印《农村家庭常用法律手册》发放至家庭外,每个乡镇轮流负责每2个月一期的“入户宣传单”的编撰工作,由县局统一印发至全县各家庭户;该县还注重对“法律明白人”的选择与培养,把村“两委”班子成员、回乡知识青年和退伍军人、青少年学生作为“法律明白人”,由乡镇统一举办培训班,聘请专门人员,对培训对象进行集中培训,并协调乡镇吸纳一些素质较高的“法律明白人”加入村民调解委员会。清流县与农户签订了“法律进家庭”创建责任承诺书。明溪县开展了“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举办法律进家庭法律知识培训。经过努力,到目前为止,全市各地已建立村民法制学校1852个、法制宣传栏(廊)1927个、法律图书角(室)2131个、法治中心户1678户;已完成51.61万农户的29.7%,取得了普法事业、学法用法、平安和谐、地方发展“四个强力促进”的明显成效。20xx年4月,我市召开“法律进家庭”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议。这项活动得到了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省司法厅、省“五五”普法中期督导组、省综治检查组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后被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照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何鸣、省司法厅陈义兴厅长、省司法厅副厅长,以及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市人大副主任等领导讲话肯定,这项经验做法在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新视野》20xx年第3期上,以《法律进家庭、建设新农村》为题,作了大篇幅报道。《创新普法载体、夯实普法基点——市开展农村“法律进家庭”活动调查》在省法学会、省依法治省办“法制建设30周年暨依法治省10周年”研讨会上,经专家评选,获得三等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