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负数

    时间:10-14 10:21:2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小学五年级教案阅读:8844

    概要:3. 练习。(1)完成第6页第2题。提问:读一读下面的海拔高度,你知道些什么?(都是负数,低于海平面或比0小)(2)完成第7页第5题。(图序调整)题目改为:读一读下面这些温度,你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分别说出:水结冰的温度是0℃,水沸腾的温度是100℃,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 88.3℃。学生可能出现:这些数有的是正数,有的是负数,正数比0大或负数比0小。[说明:教者将题中三个温度做了适当调整,先让学生读数,再谈读数后的感受,学生有的说水沸腾的温度太高了,有的说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太低了。通过读数培养了学生的数感。](3)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1题。先读一读,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并把它们填入相应的圈内。- 5 + 26 8 - 40 - 88.3 + 103 0 12.4提问:①0为什么不写?(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②观察这些正数,你发现了什么?(正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我们以前学过的除0以外的数都是正数)③你是怎样理解负数的?(负数要小于0,可以是整数、小数或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负数,标签:小学五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

      3. 练习。

      (1)完成第6页第2题。

      提问:读一读下面的海拔高度,你知道些什么?(都是负数,低于海平面或比0小)

      (2)完成第7页第5题。(图序调整)

      题目改为:读一读下面这些温度,你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分别说出:水结冰的温度是0℃,水沸腾的温度是100℃,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 88.3℃。

      学生可能出现:这些数有的是正数,有的是负数,正数比0大或负数比0小。

      [说明:教者将题中三个温度做了适当调整,先让学生读数,再谈读数后的感受,学生有的说水沸腾的温度太高了,有的说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太低了。通过读数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3)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先读一读,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并把它们填入相应的圈内。

      - 5 + 26 8 - 40  - 88.3 + 103 0 12.4

      提问:

      ①0为什么不写?(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观察这些正数,你发现了什么?(正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我们以前学过的除0以外的数都是正数)

      ③你是怎样理解负数的?(负数要小于0,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说明:本课是学生初次认识负数,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内涵与外延有完整的认识,教师在习题中增加了小数和分数,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过去已学过的数(除0外)都是正数,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4)完成第6页第3题。

      学生可能出现:

      ①1、2、3、4、5,- 1、- 2、- 3、- 4、- 5

      ②有分数、小数或整数(除0外)各种情况。

      对于第一种情况,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读一读写的正数和负数。

      如1、- 1、2、- 2……感受正数和负数是相对的,正数有无数个,负数也有无数个。

      如1、2、3、4、5,- 1、- 2、- 3、- 4、- 5,感受这组正数读起来越来越大,负数读起来则越来越小。

      对于第二种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过去学过的除0以外的整数、小数、分数都是正数。

      教师随后用数轴表示出正数、负数和0的关系。

      [说明:充分挖掘习题功能,在展示学生个性化表达的同时,丰富学生对负数的认识,这是对这道习题深入研究、灵活运用的结果。针对学生出现的第一种情况,巧妙引出正数和负数的对应关系,体会正数和负数是无限的;针对学生出现的第二种情况,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正数与过去所学过的数之间的联系,同时巧妙地引出数轴,为学生升入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作了很好的渗透。]

      三、 在生活中应用负数,初步体会正负数是相反意义的量

      1. 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用负数表示的例子吗?(电梯间里标识的楼层数、商场购物导示牌上的正负数)

      2. 完成第5页“练一练”第1题。

      下面是小明家今年六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记录。你能说一说小明家各项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吗?(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小明家六月份很有意义的一笔支出是什么?

      3. 推想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也可以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

      介绍第9页“你知道吗”负数的产生史。

      总说明

      世界是由许多相互矛盾的事物组成的。要想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就要从这些矛盾的事物入手。数学研究亦是如此。奇与偶,正与负,左与右,一与众,直与曲,动与静等,是一组组对立概念,其中蕴含了对立统一、联系发展这些最朴素的哲学思想,如何通过我们的数学课堂向学生渗透这些思想呢?

      课始,引出对立的一组矛盾,用“4”这一个数无法表达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怎么办?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矛盾,在数前用不同符号表达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使这对矛盾在符号化的思想下得到统一,让学生感受到符号的作用。

      课中,利用学生随意写的5个正数和5个负数,引导学生观察,以前学过的整数(除0外)、分数、小数都是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增加一个负号,就有了负数的集合,这样抓住了负数与过去所学的数之间的联系,感受了数的发展。

      本课的读数教学也很有特点,注意赋予读数以新的内涵。如让学生在读过南极气温、水沸腾的温度后联系自己的经历说感受,这给了学生更多的体验数的机会,“太冷了”“太烫了”,原来没有生命的数大大丰富了学生的体验,数感也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再如,让学生在读数中加深对负数的认识。通过让学生成对地读数:1、-1……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到负数与正数是对应的,理解负数集合与正数集合同样无限;有序地引导学生读正数或负数,1、2、3、4、5,-1、-2、-3、-4、-5,让学生感受负号后的数越大,值越小,理解负数、0、正数三者间的联系,完成小学阶段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上一页  [1] [2] 


    Tag:小学五年级教案小学五年级教案范文数学学习 - 数学教案 - 小学五年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