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从《父与子》看屠格涅夫长篇小说的艺术特点

    时间:10-14 10:26:0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外国文学阅读:8842

    概要: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在取材、结构、形象、主题和技巧等方面,各有特色,同时又有其共性。这在《父与子》中也有体现,主要表现在下列几点上:第一、《父与子》和屠格涅夫其他长篇小说一样,以俄国重要社会矛盾冲突为情节结构的基础。作品表现的主要是父一代和子一代,实际上是贵族阶级和平民阶级在思想、道德、艺术、政治等方面的冲突。冲突的内容与其他5部长篇小说中的任何一部都不雷同,有独特之处。第二、《父与子》结构的形式和方法,也是以主要人物为中心,把所有人物和事件连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中心人物巴扎洛夫一出现,矛盾立刻形成,情节开始发展。故事有头有尾,甚至标出了故事发生的年月和日子。《父与子》的第二行中就含有故事发生的时间:“1859年5月20日”。有的长篇小说还有“尾声”,用来交代人物的结局。第三、在《父与子》里,对话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表现的都是重要的社会课题,书中主要人物都是特定条件下的进步分子,他们是某种政治或道德理想的体现者,都有自己的对立面,与对立面有不能妥协的矛盾冲突,因此论争对话较多。但在各部长篇小说中

    从《父与子》看屠格涅夫长篇小说的艺术特点,标签:外国文学知识,http://www.laixuea.com
      
      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在取材、结构、形象、主题和技巧等方面,各有特色,同时又有其共性。这在《父与子》中也有体现,主要表现在下列几点上:
      第一、《父与子》和屠格涅夫其他长篇小说一样,以俄国重要社会矛盾冲突为情节结构的基础。作品表现的主要是父一代和子一代,实际上是贵族阶级和平民阶级在思想、道德、艺术、政治等方面的冲突。冲突的内容与其他5部长篇小说中的任何一部都不雷同,有独特之处。
      第二、《父与子》结构的形式和方法,也是以主要人物为中心,把所有人物和事件连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中心人物巴扎洛夫一出现,矛盾立刻形成,情节开始发展。故事有头有尾,甚至标出了故事发生的年月和日子。《父与子》的第二行中就含有故事发生的时间:“1859年5月20日”。有的长篇小说还有“尾声”,用来交代人物的结局。
      第三、在《父与子》里,对话也占有较大的比重。
      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表现的都是重要的社会课题,书中主要人物都是特定条件下的进步分子,他们是某种政治或道德理想的体现者,都有自己的对立面,与对立面有不能妥协的矛盾冲突,因此论争对话较多。但在各部长篇小说中,其对话因作品的题材、主题、形象不尽相同或极不相同而在比重和内容上各不相同。《父与子》中的对话比较多,多为你死我活式的激烈论争(在《贵族之家》中类似的论争比较少),这些论争对展现人物性格、人物关系的变化、故事情节的发展,非常重要。
      第四、《父与子》里也有爱情故事。其爱情故事与其他长篇小说中的爱情故事既有相似之处,即都与社会理想、政治因素有关系,都是不成功的,当然也有不同之处。《父与子》里的爱情故事是平民知识分子跟贵妇人之间的“爱情”。它使人不快;屠格涅夫以此嘲弄了巴扎洛夫。
      第五、《父与于》里的景物描写也很高明。但所占比重不大,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也不那么重要。

    Tag: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知识语文学习 - 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