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鲁迅【题解】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20年赴日本留学,初学医,后弃医从文,认为文学可以改造落后民族的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1912年应蔡元培邀请,任教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迁北京后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后升佥事,并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兼课。1926年赴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执教,1927年定居上海,开始了“左翼”十年的战斗生活。1936年10月19日,积劳成疾,与世长辞。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上用“鲁迅”这个名字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小说集《呐喊》与《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其小说思想深刻,是反映中国民主革命趋势的一面镜子;《故事新编》是历史题材小说的创新之作;散文集《野草》和《朝花夕拾》开创了现代散文的“独语体”和“闲话风”两个创作潮流与传统;而大量的杂文则是政论性和形象性相统一的精品;他的文艺论著和翻
中外散文欣赏: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赏析,标签:外国文学知识,http://www.laixuea.com
鲁迅
【题解】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20年赴日本留学,初学医,后弃医从文,认为文学可以改造落后民族的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1912年应蔡元培邀请,任教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迁北京后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后升佥事,并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兼课。1926年赴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执教,1927年定居上海,开始了“左翼”十年的战斗生活。1936年10月19日,积劳成疾,与世长辞。
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上用“鲁迅”这个名字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小说集《呐喊》与《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其小说思想深刻,是反映中国民主革命趋势的一面镜子;《故事新编》是历史题材小说的创新之作;散文集《野草》和《朝花夕拾》开创了现代散文的“独语体”和“闲话风”两个创作潮流与传统;而大量的杂文则是政论性和形象性相统一的精品;他的文艺论著和翻译作品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他一生著译近一千万字,其作品已被译成英、日、俄、法、德等50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本文选自《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2]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看!”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www.laixuea.com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地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