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一个生活在三百多年前的男子,在他的词章中不倦不悔地倾诉对感情的执着,对友情的坚定,像一道道疗伤的温泉汤药,温暖了,唤醒了,我们冰封的情感。——安意如”读安意如的《当时只道是寻常》,里面有一篇专写纳兰若容的散文,让我想起自己跟她一样,都是喜爱纳兰的人。“纳兰若容”,其实光这四字就是一阕绝妙好词,唇齿之间流转,芳香馥郁。喜爱上纳兰,还是源于痴迷《红楼梦》。读书时,曾见一本注解“红”的书上说,说宝玉的身上有许多纳兰的身影,其生活中的原形就是他。当时读书多少有些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看到这介绍后就一直留心,后来在古籍书店里还真的遇见了它,一蓝花布本的《纳兰若容词集》,光摸着那柔软的书面,就已心动。书价是43元,还真是贵,但最后还是咬咬牙买了。如今的它一直在我床头,不可缺。只是后来仔细读过后,才发现“宝玉=纳兰”的这一等式,多少有些牵强附会,却也因为有了此因缘,让我认识、喜欢、喜爱上了他——纳兰若容。“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被酒莫惊春睡
《当时只道是寻常》读后感,标签:外国文学知识,http://www.laixuea.com
“一个生活在三百多年前的男子,
在他的词章中不倦不悔地倾诉对感情的执着,对友情的坚定,
像一道道疗伤的温泉汤药,
温暖了,唤醒了,我们冰封的情感。
——安意如”
读安意如的《当时只道是寻常》,里面有一篇专写纳兰若容的散文,让我想起自己跟她一样,都是喜爱纳兰的人。
“纳兰若容”,其实光这四字就是一阕绝妙好词,唇齿之间流转,芳香馥郁。
喜爱上纳兰,还是源于痴迷《红楼梦》。读书时,曾见一本注解“红”的书上说,说宝玉的身上有许多纳兰的身影,其生活中的原形就是他。当时读书多少有些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看到这介绍后就一直留心,后来在古籍书店里还真的遇见了它,一蓝花布本的《纳兰若容词集》,光摸着那柔软的书面,就已心动。书价是43元,还真是贵,但最后还是咬咬牙买了。如今的它一直在我床头,不可缺。只是后来仔细读过后,才发现“宝玉=纳兰”的这一等式,多少有些牵强附会,却也因为有了此因缘,让我认识、喜欢、喜爱上了他——纳兰若容。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
“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如今在许多文章里,都能很轻易地找到若容的影子,而我自己最喜欢则是: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消魂?相思相忘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向碧海难奔,容若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纳兰的词里,数这首情感最为激烈,词的上半阕化用骆宾王的“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下阕连用三个典故,认为求买玉杵捣药容易,可是与恋人团圆却难,即便有了灵药,也难以飞升上天.他甘愿放牛于津,换回和爱人的相守.
其实,纳兰只是个单纯的孩子。出身富贵给了他这单纯的机会。可生在繁华之乡的他,却为何偏偏淡漠这“繁华”,至情至性而已!大凡至情至性的人,无论出身显贵或贫寒,均无视世俗,为一已之情、为一己之思,陨身不恤。清淡如水的纳兰,不是因为他的柔,而是因为他的真,单薄却纯粹。
生活在充斥着物欲的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有着躁动不安的时候,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不虚伪、不世故的纳兰若容,就像是从三百年前流淌过来的清泉,凉凉的...于是心底的躁动平和了,恰如窗外,阳光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