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1)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工作计划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市教研室的有关精神,根据县研训中心本学期的学科教研工作思路和中心校的工作安排,以学校现代教育理念为方向,认真贯彻课改精神,立足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进取能力为重点,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有效的开展本学期学科研训活动。二、工作目标:1、按教学计划上好每一节课,着重提高课堂效率。2、分年级对学生开展信息技术基本技能比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使用技能。3、注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进取能力的培养,并开展教研活动,积极进行教育研究。4、做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做好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工作,保证校园网安全有效地运行,做到绿色上网。三、具体工作安排:八月:1、8月19日下午2:00于研训中心参加信息教研组开学工作会议。2、8月25日上午8:30潘婷婷和陈思坤老师分别对全校老师(40岁以下)进行个人主页制作,(40以上)进行PPT课件制作的培训。3、由于学校人事调动及学科需要,对校园
小学2017年秋(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研、教学工作计划,标签:计划总结范文,http://www.laixuea.com
1)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工作计划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市教研室的有关精神,根据县研训中心本学期的学科教研工作思路和中心校的工作安排,以学校现代教育理念为方向,认真贯彻课改精神,立足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进取能力为重点,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有效的开展本学期学科研训活动。
二、工作目标:
1、按教学计划上好每一节课,着重提高课堂效率。
2、分年级对学生开展信息技术基本技能比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3、注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进取能力的培养,并开展教研活动,积极进行教育研究。
4、做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做好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工作,保证校园网安全有效地运行,做到绿色上网。
三、具体工作安排:
八月:
1、8月19日下午2:00于研训中心参加信息教研组开学工作会议。
2、8月25日上午8:30潘婷婷和陈思坤老师分别对全校老师(40岁以下)进行个人主页制作,(40以上)进行PPT课件制作的培训。
3、由于学校人事调动及学科需要,对校园网栏目进行调整和校园网管理人员及权限的调整。
4、对微机房进行维护,以确保9月1号信息技术课的正常开展!
九月:
1、9月10日之前,完成信息学科本学期教学计划上传到信息技术学科网站“学科研训”栏目。
2、教研组长做一套单元模拟试题并上交至教研员。
3、推荐上报第一批“学生之星”(要求:信息技术成绩优良,其他学科成绩优秀),链接该生博客到县信息技术学科网站上。
4、至少上传2篇文章到学科网站的“教学参考”栏目。
5、上传上学期的学生获奖作品,然后传暑期优秀作品到学科网站上。(要求:图片请做缩略图,为了网页运行速度)
十月:
1、10月初,积极参加县研训中心举办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优秀课评比活动”。
2、对四年级的同学开展“我是键盘小能手”打字比赛。
十一月:
1、组织开展集体备课!
2、对五年级的同学开展“我是键盘小能手”打字比赛。
3、期中考试前后,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
十二月:
1、组织开展集体备课!
2、对六年级的同学开展“我是键盘小能手”打字比赛。
3、做好县学科网站信息报送工作。
一月:
1、做好学期总结工作,制定下学期工作计划!
3、期末复习之前,对学生进行学期考核。
2)2010年秋季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本校六年级,六年级有两个教学班。通过上期的学习,学生对WORD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使用的是“泰山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内容是全新的。内容包括:图片的采集与处理,声音视频的采集,幻灯片的制作。
幻灯片的制作是重点,也是难点。另外就是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增添了WORD文字编辑排版
三、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