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教师形成反思性教学特色,通过反思性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6、教师专业发展目标(1)40岁以下教师本科率达100%。(2)所有教师在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及个人素质上均得到全面提升,适应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要求。(3)有1—2名获得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称号。(4)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本校学生或教师举办一次学术讲座;(5)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申报并主持完成一项区市级以上课题;四、 推进措施 1、组织管理在学校规划领导小组的统筹规划、指导协调下,数学教研组长组织实施本规划。按照学科发展规划方案,积极开展教育教研活动,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本规划顺利、高效、有序地进行。2、教科教研(1)开展高效、务实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培训体系拟定发展性师资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促进教师自主的可持续发展,达到观念先导,能力为本,教学相长,评价科学的目标,使教师能成为一个合乎时代需求、基本把握新课程、具有
小学数学学科发展规划,标签:数学计划范文,http://www.laixuea.com(2)教师形成反思性教学特色,通过反思性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6、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1)40岁以下教师本科率达100%。
(2)所有教师在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及个人素质上均得到全面提升,适应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要求。
(3)有1—2名获得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称号。
(4)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本校学生或教师举办一次学术讲座;
(5)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申报并主持完成一项区市级以上课题;
四、 推进措施
1、组织管理
在学校规划领导小组的统筹规划、指导协调下,数学教研组长组织实施本规划。按照学科发展规划方案,积极开展教育教研活动,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本规划顺利、高效、有序地进行。
2、教科教研
(1)开展高效、务实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培训体系
拟定发展性师资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促进教师自主的可持续发展,达到观念先导,能力为本,教学相长,评价科学的目标,使教师能成为一个合乎时代需求、基本把握新课程、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研究型的教师。
——通识培训: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改革的组织措施、推进步骤及相关的政策措施等。
——数学课程标准与新课程教材培训:
主要内容:课程标准的性质与功能、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课程标准的框架与内容、课程标准的特点、学习和运用;学习新课标教材的编写思想、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的新特点,提高数学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使教师较快适应语文版新教材的教学工作。
——数学学科教学培训:从教学中的几个基本关系入手,讨论教学改革的几个方面: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的关系、知识技能与整体素质的关系、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做示范课展示,或观看示范课光盘,并由专家点评。
——每学期专家报告。(聘请专家组)
小学数学学科发展规划
(2)完善学科管理制度
——健全集体备课制度
以备课组为单位,关注日常教学,重视课后聊天式的学习研讨,重点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时反思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定专题、定中心发言人、定时间、定地点,同时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新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研究一些基本课型。
——推行随堂听课制度
继续发扬门户敞开,随堂听课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备课组内的相互听课、备课组与备课组之间的交叉听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中心组的听课等活动,共同研究真实的数学课堂,课后进行自评与他评,在互动的过程中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改变教师内在的一些观念。
——建立学习沙龙制度
认真学习有关新课程的理论,定期举行读书沙龙活动,交流读书心得,初步了解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教师逐步用“新课程”理论来指导实践;提供对话交流的平台,针对理论的学习进行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确定数学专题研究的方向。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的系列活动和各级各类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加强常规管理制度
每月底进行常规检查(包括教师的备课、反思、学生的作业。)主要由教导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负责。每个学期举行期中、期末的质量检测,对考后情况进行质量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下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教材内容的变化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基础达标体系,每个年级每学期确定一项单项小型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