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生读:论六经,诗经……师:《关雎》已经讲不下去了,老先生还要接着说教,“只无邪二字,付与儿家”,来自于孔子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孔子的“思无邪”,有人认为“思”是虚词,“无邪”一般认为是思想内容纯正,韵律和谐。《诗经》中大量描写爱情的诗歌,孔子总不会是说,表达爱情就是“邪”吧。但老先生是这样理解的,他警告两个小姑娘,你们可不要想歪了,想到爱情方面去了,你们应该读的是女子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我们说,《诗经》本来多美啊,一旦充满生活气息的文学作品被注入某种政治教化的东西,牵强,曲解,那么,它必然令人生厌了!好,我们接着请拥有《诗经》的同学来说说,老先生提到的那些诗,究竟是讲什么的。生:参考注释,“有指证,姜嫄产哇;不嫉妒,后妃贤达”,说的是《诗经·大雅·生民》;“咏鸡鸣”与《诗经·齐风·鸡鸣》有关,“伤燕羽”与《诗经·邶风·燕燕》有关;“泣江皋”与《诗经·召南·江有汜》有关;“思汉广”与《诗经·周南·汉广》有关;“宜室宜家”与《桃夭》有关。师:具体说说这些诗是讲什么的。生:《诗经·大雅·生民》内容
《闺塾》课堂实录,标签:课堂实录范文,http://www.laixuea.com生读:论六经,诗经……
师:《关雎》已经讲不下去了,老先生还要接着说教,“只无邪二字,付与儿家”,来自于孔子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孔子的“思无邪”,有人认为“思”是虚词,“无邪”一般认为是思想内容纯正,韵律和谐。《诗经》中大量描写爱情的诗歌,孔子总不会是说,表达爱情就是“邪”吧。但老先生是这样理解的,他警告两个小姑娘,你们可不要想歪了,想到爱情方面去了,你们应该读的是女子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我们说,《诗经》本来多美啊,一旦充满生活气息的文学作品被注入某种政治教化的东西,牵强,曲解,那么,它必然令人生厌了!好,我们接着请拥有《诗经》的同学来说说,老先生提到的那些诗,究竟是讲什么的。
生:参考注释,“有指证,姜嫄产哇;不嫉妒,后妃贤达”,说的是《诗经·大雅·生民》;“咏鸡鸣”与《诗经·齐风·鸡鸣》有关,“伤燕羽”与《诗经·邶风·燕燕》有关;“泣江皋”与《诗经·召南·江有汜》有关;“思汉广”与《诗经·周南·汉广》有关;“宜室宜家”与《桃夭》有关。
师:具体说说这些诗是讲什么的。
生:《诗经·大雅·生民》内容是周人陈述周始祖后稷诞生经过及播种五谷的成就。
师:因为很长,我们不一一打出来了。它说的是姜嫄虔敬祭祀,别居独处,践天帝趾印,怀胎生下后稷,《生民》陈述了周始祖后稷诞生经过及播种五谷的成就。下一首?
生:说的是妻子催促丈夫早起上朝,意在讽刺在朝者的荒yin怠惰。
师:(打幻灯片《诗经·齐风·鸡鸣》)同学说的是一种解读。这本是多解之诗。还有一说是民间男女的对话,妻子催促丈夫早起赶朝会。封建文人将主人公附会为君子,贤妃。下一首?
生:《诗经·邶风·燕燕》内容是卫庄姜送归妾。
师:(打幻灯片《燕燕》以解释)还有一说,是国君送妹妹出嫁。“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总之,是表达离情别绪的诗歌。下一首?
生:《诗经·召南·江有汜》,内容是媵女不能陪嫁的怨词。
师:(打幻灯)一说是媵女不能陪嫁的怨词。还有一说是弃妇怨词。与女子遵循的德行规范没有关联。下一首?
生:《诗经·周南·汉广》追求汉广游女,终于失望的恋歌。
师:(打幻灯片《汉广》)这是一首描写一位男子向汉江女郎求偶而不可得,因而表示悲愁失望心情的诗。这还是爱情诗啊,只不过是失恋时候咏出的诗。(生笑)还有吗?www.laixuea.com
生:《桃夭》,表现的是祝福女子出嫁。
师:大家有印象吗?见过没有?
生:见过,在《读本》里。
师: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宜”指和善和美,新嫁娘要出嫁了,咏这首诗对她表示祝福,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啊。
师:好了,通过这个路径,我们发现了陈最良解经中的问题,知道他抽取了诗歌中的人情,只保留其说教的内容,甚至胡解经文,牵强说教。但是读到这里还不够,我们得进一步追问:陈最良为什么要曲解经书?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意图究竟是什么?除了抓住解经来思考,我们还有什么路径去探究?
生:还可以看杜丽娘这个形象。
师:(发现学生难于回答到自己的路径上来,马上把学生拉回来)这个同学想得远。我们肯定要看杜丽娘这个形象,只是现在先看看作者塑造陈最良有没有什么用意,因此我们可以关注谁?
生:汤显祖。
师:对,这在文学鉴赏评论中叫做“知人论世”。即借助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背景,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
师:汤显祖生活的时代是明代中后期,封建经济局部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稀疏萌芽,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向没落,明王朝政治腐败,内乱外患,虽然几经整治和挣扎,也已无法挽回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颓势。在思想上,明王朝为了巩固其封建统治,从一开始就继承了元代的方针,仍定程(程颢、程颐)朱(朱熹)理学为官方正统思想,以理学教民,以理学取士。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范文,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 - 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