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实录

    时间:10-14 10:26:28来源:http://www.laixuea.com 课堂实录阅读:8630

    概要:师:哪位同学说说苏轼?生:苏轼是宋代词人。生:苏轼是八大家。师:应该说是八大家之一。哪八大家?说说。生:苏洵、苏辙……生(插话):欧阳修、王安石……生(插话):韩愈、柳宗元、曾巩。师:他们是什么方面的八大家?生:文学。师:当然是文学方面,他们应该是散文方面的八大家。师:他们谁是唐代,谁是宋代?生: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剩下的是宋代。师:回答不错。师:《念奴娇·赤壁怀古》,看看“念奴娇”和“赤壁怀古”,哪个是题目?生:“赤壁怀古”是题目。。师:题目和词牌,哪个与内容相关?生:题目与内容相关。师:看看注释,这首诗是苏轼在什么境况下写的?生:这首词是苏轼贬官为黄州(现在湖北省黄冈县)团练副使时游赤壁时所作。师:也就是说,是苏轼在人生的得意还是在失意时所作?生:失意时。师:请一个同学把全词读一下。(一生读)师:读的非常流畅。可是有个字读错了。生:“羽扇纶巾”的“纶(guān)”,他读成lún了。师:另外,我提点意见,还应该读出点气势。(示范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师:(故意说)这一句的意思是――滚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实录,标签:课堂实录范文,http://www.laixuea.com

      
      师:哪位同学说说苏轼?
      生:苏轼是宋代词人。
      生:苏轼是八大家。
      师:应该说是八大家之一。哪八大家?说说。
      生:苏洵、苏辙……
      生(插话):欧阳修、王安石……
      生(插话):韩愈、柳宗元、曾巩。
      师:他们是什么方面的八大家?
      生:文学。
      师:当然是文学方面,他们应该是散文方面的八大家。
      师:他们谁是唐代,谁是宋代?
      生: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剩下的是宋代。
      师:回答不错。
      师:《念奴娇·赤壁怀古》,看看“念奴娇”和“赤壁怀古”,哪个是题目?
      生:“赤壁怀古”是题目。。
      师:题目和词牌,哪个与内容相关?
      生:题目与内容相关。
      师:看看注释,这首诗是苏轼在什么境况下写的?
      生:这首词是苏轼贬官为黄州(现在湖北省黄冈县)团练副使时游赤壁时所作。
      师:也就是说,是苏轼在人生的得意还是在失意时所作?
      生:失意时。
      师:请一个同学把全词读一下。
      (一生读)
      师:读的非常流畅。可是有个字读错了。
      生:“羽扇纶巾”的“纶(guān)”,他读成lún了。
      师:另外,我提点意见,还应该读出点气势。(示范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故意说)这一句的意思是――滚滚的长江水一直向东流去,大浪淘洗尽了千百年来江水中的风流人物。
      生:不对吧?
      师:怎么不对?
      生:“浪”应该是比喻吧?
      师:比喻什么?
      生:比喻时光。
      师:对了。这里不能把浪解释为江水中大浪,应该是时光。你还知道用水比喻时光的句子吗?比如孔子曾经说过的,“子在川上曰……
      生:“子在川上曰,逝如斯夫”。
      师:苏轼劈头一句,非常有气势。江,直接用一个“大”字来修饰,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
      这句,很少有人能够比,能够写得出来。苏轼只这一句就成了千古名句,想起苏轼,我们就想起这句“大江东去”。
      如此的气势、如此的磅礴,让我想起了李白的一句,写黄河的,―――
      生:“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二者是一样的,都是大气磅礴的。苏轼和李白都不是“人”,我是说,他们不是凡人。他们都是“仙”。
      生:李白叫诗仙。
      师:李白或者叫谪仙,天上下凡的。苏轼叫坡仙。只有仙人才能写出如此超凡脱俗、鸟瞰大地.。
      这两句似乎很熟悉,(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学生响起了掌声。)www.laixuea.com
      生:是《三国演义》的插曲。
      师:是片头曲。这段歌词就在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大家看看,这两句,跟苏轼这两句几乎完全一样,“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就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样不一样?
      生:一样!
      师:一样呀,好,那么,咱们就用《三国演义》的这两句来代替、来改写苏轼这两句吧,看看行不行。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大学觉得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
      师:你说说,为什么可以,道理是什么?
      生:“风流人物”就是“英雄人物”,都是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
      师:大家是否同意他的意见。
      生:同意!
      师:我不同意!我觉得,如果“风流人物”就等同于“英雄人物”,那么,苏轼何必不干脆用作“英雄人物”呢。
      生:可能出于音律考虑吧!
      师:读一读,“英雄”和“风流”,分别是几声?
      生:都是一声和二声。
      师:音律上一样,苏轼就是不用“英雄”!一定有原因。
      生:“风流人物”与“英雄人物”就是不一样.!
      师:反正就是不一样。(生笑)
      (在苏轼的心中“风流人物”就是不同于“英雄人物”,究竟怎样不同,我提醒接着往下看)

    [1] [2] [3] [4] [5]  下一页


    Tag: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范文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 - 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