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游褒禅山记》教案

    时间:11-24 13:52:39来源:http://www.laixuea.com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阅读:8622

    概要: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六、诵读第1段。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www.laixuea.com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游褒禅山记》教案,标签:高中语文必修一,http://www.laixuea.com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www.laixuea.com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
      教师巡视全班,先背下来的学生可以举手,接受教师个别检查。
      教师还可以将作者行文顺序写在黑板上: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3.学生齐背这一段。
      先看行文顺序背诵,然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指点与答疑。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七、留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先全班学生齐背,然后抽查个别学生1—3名,从中发现问题要做具体指导。
      2.“其”的用法。
      先检查练习的第二题的完成情况。这里不书题文,只写答案。
      (1)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代词。它(代仆碑)。
      (4)前“其”:代词。它(代“穴”)。
      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前“其”:代词。它(代后洞)。
      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代词。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词。他们(代“古人”)。
      (8)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补充:(1)既其出——助词,无义。
      (2)视其左右——代词,自己(代作者)。
      (3)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4)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整理:教师可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图表,然后一边检查,一边将题号列入空白栏内。
      二、诵读第2段。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高中语文必修一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 - 必修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