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汉书·隽不疑传》【注】① 直指使者:汉代官职,平时穿绣衣,负责监察官员,调动军队,可以诛杀各地官员。 ② 军兴:指战时的法令制度。 ③ 櫑(léi)具剑:古代长剑。 ④ 躧(xǐ)履:趿拉着鞋。⑤ 旐(zhào):技旗的一种。 ⑥ 襜褕(chān yú):直裾禅衣(古短便装)。 ⑦ 蒯聩(kuǎi kuì):卫灵公太子。 ⑧ 辄:蒯聩之子。蒯聩得罪卫灵公后,出奔,辄立位后拒绝他返卫。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 治《春秋》,为郡文学 治:研究B. 收捕,皆伏其辜 辜:罪过C. 诣北阙,自谓卫太子 诣:到……去D. 昔蒯聩违命出奔,辄距而不纳 距:离开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 闻暴公子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B. 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C. 右将军勒兵
武汉一中高二年级2017年下学期三月考试,标签:高二语文,http://www.laixuea.com——《汉书·隽不疑传》
【注】① 直指使者:汉代官职,平时穿绣衣,负责监察官员,调动军队,可以诛杀各地官员。 ② 军兴:指战时的法令制度。 ③ 櫑(léi)具剑:古代长剑。 ④ 躧(xǐ)履:趿拉着鞋。⑤ 旐(zhào):技旗的一种。 ⑥ 襜褕(chān yú):直裾禅衣(古短便装)。 ⑦ 蒯聩(kuǎi kuì):卫灵公太子。 ⑧ 辄:蒯聩之子。蒯聩得罪卫灵公后,出奔,辄立位后拒绝他返卫。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 治《春秋》,为郡文学 治:研究
B. 收捕,皆伏其辜 辜:罪过
C. 诣北阙,自谓卫太子 诣:到……去
D. 昔蒯聩违命出奔,辄距而不纳 距:离开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闻暴公子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 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C. 右将军勒兵阙下,以备非常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 是非未可知,且安之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6. 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隽不疑“非庸人”的一组是( ) (3分)
① 治《春秋》,为郡文学
② 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
③ 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
④ 不疑发觉,收捕,皆伏其辜
⑤ 齐孝王孙刘泽交结郡国豪杰谋反,欲先杀青州刺史
⑥ 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④⑥ D. ①②⑤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隽不疑特意穿戴整齐,腰带佩剑,就是想灭震动渤海郡的暴胜之的威风。可是,暴胜之非常欣赏他,认为他不是平庸之辈,且恭敬地接纳了他的意见。
B. 齐孝王的孙子刘泽,勾结郡国豪杰,欲谋反。隽不疑发觉其阴谋,悉数收捕。隽不疑被提拔为京兆尹,京城官吏百姓都敬重他。
C. 隽不疑巡查郡县,都要认真平反冤狱,而且得到母亲的支持。隽不疑处理案件严厉而不凶残,与他母亲对他严格要求有关。
D. 天子和大将军霍光非常赞赏隽不疑对卫太子事件的处理,认为公卿大臣应当像他那样用经术明确大义,从此隽不疑在朝廷更有声望。
8.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3分)
(2) 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不疑固辞,不肯当。(3分)
(3)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9.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酒(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①尘羁。
【注】①绁:捆绑,束缚。
(1)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青松”的特点。(4分)
(2)从整体上看,诗人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 而知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