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古代河洛文化的考察报告 陶渊明在自己的《桃花园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渔人迷了路,来到一个桃花丛生的地方。发现这里的人说话打扮俨然有古风,问起来原来是先世为避秦之乱来到此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种古文化,当你以为她已经消失的时候,他也许就保存在一个你不知道的地方,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礼失而求诸野。经过中原无数朝代的战乱饥荒和迁徙,河洛之间早已不再有当年文化胜地的繁荣景象。但河洛文化却经由人的传播,行至天涯海角。在遥远的福建、台湾、甚至于海外,有一群人,他们自称河洛人,说他们自己的话叫河洛话。在他们的文化里据说最好的保存了中国古时候河洛文化的基因,我们来到福建寻找古代河洛文化的遗韵。 (www.laixuea.comwww.laixuea.com欢迎您投稿) 我们来到泉州,一般来说最热闹的场子就是这里的南音表演。南音被称为中国古音乐的活化石。他产生和流行的时代可以追溯到唐晋时期,是流行于中原地区上流社会的雅乐。她曲调清丽雅绣,唱词古朴慢妙,最奇特的是她的曲谱,看起来如同天书一般。据说是从
古代河洛文化的考察报告,标签:考察报告范文,考察报告格式,http://www.laixuea.com古代河洛文化的考察报告
陶渊明在自己的《桃花园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渔人迷了路,来到一个桃花丛生的地方。发现这里的人说话打扮俨然有古风,问起来原来是先世为避秦之乱来到此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种古文化,当你以为她已经消失的时候,他也许就保存在一个你不知道的地方,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礼失而求诸野。经过中原无数朝代的战乱饥荒和迁徙,河洛之间早已不再有当年文化胜地的繁荣景象。但河洛文化却经由人的传播,行至天涯海角。在遥远的福建、台湾、甚至于海外,有一群人,他们自称河洛人,说他们自己的话叫河洛话。在他们的文化里据说最好的保存了中国古时候河洛文化的基因,我们来到福建寻找古代河洛文化的遗韵。
(www.laixuea.comwww.laixuea.com欢迎您投稿)
我们来到泉州,一般来说最热闹的场子就是这里的南音表演。南音被称为中国古音乐的活化石。他产生和流行的时代可以追溯到唐晋时期,是流行于中原地区上流社会的雅乐。她曲调清丽雅绣,唱词古朴慢妙,最奇特的是她的曲谱,看起来如同天书一般。据说是从唐代一直保留下来的公尺谱。里面除了有汉字之外还有一些一般人从来没有见过的符号,这些符号其实是代表音律的符号,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简谱中的1234567。一到夜晚泉州的古街上经常就有这样的南音演奏。泉州人不可一日无南音,为什么这么说呢?有句话叫作“闽人好古”,就是说福建人喜爱这种古老的东西,为什么喜欢这些古老的东西呢?因为这些古老的东西是自己的祖先带来的。在目前遗留下来的唐朝的很多绘画中,对南音有很多精彩的描绘。如今在中原大地已经失传的南音,却在泉州小城完好的保留下来。那么这种音乐是如何传到泉州又为何会保留得如此之好呢?
公元前221年秦史皇统一了中国,正式将福建纳入了版图。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主要是闽越族人,他们主要是受闽越王的管辖。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因不满闽越王屡生事端,乃出兵伐闽,并将当地土著迁往江淮以虚其地。当时的少数民族,根据历史记载,汉武帝打过来以后,把他们迁到江淮而不是就地统治,为什么呢?因为江淮是我们汉人居住的地方,过去统治阶级统治人的办法有好几种。把他们迁出去主要是方便统治,但是没办法全迁呀。有些人躲在山里面,过一阵又跑出来了。尽管实行了迁移政策,此时的汉人在这里仍然是少数民族,所以当时就在这里也设立大量的驻军。直到西晋永嘉5年,匈奴攻陷晋都洛阳,中原人纷纷南下避难。其中就有一部分人进入福建,闽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永嘉2年,中原版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八姓入闽,八姓入闽最典型的一个表示就是福建的晋江,就是取晋作为他的名字。晋江旁边到现在还有个洛阳镇,现在还叫洛阳,主要是由于这些中原过来的移民,觉得这里的山水很象他们的家乡洛阳,于是取名洛阳也。而这“八姓入闽”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的入闽,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力,也带来了45世纪的中原汉语,这就是闽南方言的雏形。我们现在很多普通话念F的音,在闽南话里都可以念BP,例如飞机的“飞”,还有肥字。这个就保存了上古音了,因为大部分的音律学家都考证,上古时候是没有轻唇音的。这些在闽南话里就有很多了。这些中原人从河南的固始出发,经过了安徽、江西、湖北等地,走走停停,有一些就留在了迁移的途中的某地,最终有一部分人来到了福建,并在这里扎下根。(这些人当初逃难,走走停停,比如说到了当时的江东,按道理那边的条件已经很不错了,比北方好了,可是江东当时那些都是大户,北方来的那些人,落下来以后呢,他们感到生活不舒适,他们是客,不舒服,所以他们又准备再往更舒适的地方去,所以又在往南,慢慢的过来了。所以这个迁徙的时间相当长,一般来说都是100多年)我们通过来的路线,以及今天留下的词语来证明,确实有把他带过来。所以我们说语言也可以来反证历史。到了唐朝中期一次更大规模的移民,彻底改变了福建的历史。公元669年福建南部发生了少数民族叛乱,唐高宗派河南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58性军校,入闽平叛。平定叛乱之后陈元光上书朝廷,请建州县,武则天准奏。于是陈氏军队不复返回家乡,便在此地成立漳州俯。陈元光任刺使,被后人称为“开漳圣王”。(当初的陈氏军队与福建少数民族间的战争持续了100多年,打到后来陈政去世了,由他的儿子陈元光继任继续打,最后陈元光还被畲族人打伤了,可见当时畲族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不过呢,总是把他们平定了。于是就驻军漳州,漳州的开发应该说是陈元光,所以台湾现在祭组也就是祭陈元光。陈氏在当年写给皇上的书信中这样说,皇上的所派的部队威风凛凛,浩浩荡荡,但要征服人心光靠武力是不行的,还得靠礼让和教化,礼让、教化才能改变人的精神状态改变人的心灵。陈元光的开漳活动使福建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纳入唐王朝的现行体制之内,并且在文化上完成了儒学传入福建的奠基性工作。陈元光本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他的思想中全都是积极入世忠孝礼遇,勤政简朴的儒家思想。他的儿子创办了闽南的第一家书院——松州书院,向老百姓讲学。虽然陈家与畲族人的战争进行了100多年,但时至今日畲族人依然祭奠拜他,而且对他的崇敬甚至超过汉族人。在河南固使陈家本是当地的名门旺族,但自唐代举家迁闽,现在那里早已没有后人居住。但时当年的陈氏庄园被作为家祠仍然被部分的保留下来。
Tag:考察报告,考察报告范文,考察报告格式,报告汇报 - 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