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实录及反思2

    时间:10-14 10:21:58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小学三年级教案阅读:8465

    概要:生:用直尺量。师:同学们,测量五角星你用了什么方法?生1:我们先把线把五角星围起来,把多余的线剪掉,量出线的长度就可以了。生2:我们只要量出一条边,乘10就可以了,因为10条边一样长。师:测量硬币你用了什么方法?生:我们用线把硬币围起来,量出线的长度就可以了。师:还有不同方法吗?在测量五角星时,我们用了量一量和围一围的办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方便?在测量硬币时,我们只能用围一围的办法。师:在测量这样的直线图形的时候一般用尺量比较方便,而测量象硬币这样的曲线图形用围的方法比较好。你的方法用对的请举手。师:老师给你一些图形每条边的长度,你能很快说出它的周长是多少吗?可以直接报出答案。(三角形:5厘米、5厘米、6厘米。)生1:5+5+6=16(厘米)生2:5×2+6=16(厘米)生3:5×3+1=16(厘米)(三角形:3厘米、3厘米、3厘米。)生:9厘米。师:为什么结果都一样呢?生:都是算的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3厘米、4厘米、3厘米、4厘米。)生1:3×2+4&ti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实录及反思2,标签:小学三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

      生:用直尺量。

      师:同学们,测量五角星你用了什么方法?

      生1:我们先把线把五角星围起来,把多余的线剪掉,量出线的长度就可以了。

      生2:我们只要量出一条边,乘10就可以了,因为10条边一样长。

      师:测量硬币你用了什么方法?

      生:我们用线把硬币围起来,量出线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还有不同方法吗?在测量五角星时,我们用了量一量和围一围的办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方便?在测量硬币时,我们只能用围一围的办法。

      师:在测量这样的直线图形的时候一般用尺量比较方便,而测量象硬币这样的曲线图形用围的方法比较好。你的方法用对的请举手。

      师:老师给你一些图形每条边的长度,你能很快说出它的周长是多少吗?可以直接报出答案。

      (三角形:5厘米、5厘米、6厘米。)

      生1:5+5+6=16(厘米)

      生2:5×2+6=16(厘米)

      生3:5×3+1=16(厘米)

      (三角形:3厘米、3厘米、3厘米。)

      生:9厘米。

      师:为什么结果都一样呢?

      生:都是算的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平行四边形:3厘米、4厘米、3厘米、4厘米。)

      生1:3×2+4×2=14(厘米)

      生2:3+3+4+4=14(厘米)

      生3:4×4-2=16(厘米)

      (出示一个正方形,没有边长数据。)

      师:有的时候不需要测量也可以。(出示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厘米)

      生:每一小格的一小段是1厘米。

      师:把你的纸拿出来看一看。请你算一算它的周长。

      生:4×4=16(厘米)

      师:真不错!同学们不仅方法多,还能从中选择最好的办法,学会了算周长。

      三、应用。

      师:顾老师建议,不妨我们自己也来创作一个图形。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根绳子。它们的长度是60厘米。你能用它来围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使它的周长是60厘米吗?

      (学生先自己围一围,再上台展示。)

      (有一组学生在围的过程中发生重合——)

      师:这个图形的周长是60厘米吗?为什么?

      生:因为有一段重合了。

      师:下面的同学围成的图形周长是60厘米的请举手。

      师:同学们刚才都创造出了自己的图形,周长都是60厘米,为什么图形不一样,但是周长都是60厘米?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秘密?

      生:因为绳子是一样长的。

      师:当周长相等的前提下,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图形。

      师:我们常熟实验小学(3)班的同学,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书签。后面写下了他们的联系方式。书签就在你的2号信封里,请你课后把这个书签剪下来,并测量一下它的周长。

      因开放而深入――《认识周长》教学随感 顾惠芳

      认识周长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的教学内容,是小学阶段周长认识的起始教材。它肩负着“让学生认识周长的意义,初步学习测量和计算周长”的任务。教材编排不揭示严格的定义,但要求通过教学对“周长”留下深刻的痕迹。如何能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进而深入理解周长的意义?最近,执教了认识周长一课,颇有感触:

      1.让学生去发现――在开放的例证中认识本质。

      教材采用举例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像游泳池一周边线的长是游泳池的边长”。因此,让学生找到较多的例证是认识周长的前提。教学中,我采用了“剪卡通图形――找物体一个面的边线――描平面图形的边线――指出平面图形的周长――找到生活场景中的物体某个面的周长――学生自己指出物体某个面的周长,学生看到了几十个例子,学会了自己在生活中寻找、发现,不断地充实概念的外延。通过充分地感知,周长的意义在他们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这得益于对举例的开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小学三年级教案小学三年级教案范文数学学习 - 数学教案 - 小学三年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