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14页第7—10题教学目标:1、能运用学会的计算解决实际外呢体,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正确地解答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口算;完成口算本上口算一条,学生先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了解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二、笔算,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算题,并进行评比,看谁能做计算小能手。完成第13页第7题。⑴出示第7题,指名读要求。⑵请同学们先估计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几。⑶同学们分别笔算,并指名板演。⑷将算出的商与估计的商对比,说说试商、调商的方法。三、解决问题:⒈复习的第8题。⑴出示题目,说明题意。⑵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说说解题思路。⑶全班交流,交流时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⒉复习第10题。⑴指名读题。⑵出示第1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每千克什锦糖的售价,就是三种糖售价的平均数。学生解答第1,2个问。⑶分小组讨论:还能提出什么问题?⑷全班组织交流。四、思考题指名读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全班交流。注意:右边一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除法 第12课时除法(复习二),标签: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14页第7—10题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学会的计算解决实际外呢体,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地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口算;
完成口算本上口算一条,学生先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了解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二、笔算,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算题,并进行评比,看谁能做计算小能手。
完成第13页第7题。
⑴出示第7题,指名读要求。
⑵请同学们先估计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几。
⑶同学们分别笔算,并指名板演。
⑷将算出的商与估计的商对比,说说试商、调商的方法。
三、解决问题:
⒈复习的第8题。
⑴出示题目,说明题意。
⑵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说说解题思路。
⑶全班交流,交流时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⒉复习第10题。
⑴指名读题。
⑵出示第1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每千克什锦糖的售价,就是三种糖售价的平均数。
学生解答第1,2个问。
⑶分小组讨论: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⑷全班组织交流。
四、思考题
指名读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全班交流。注意:右边一题答案不惟一。
五、你知道吗?
五、布置作业。
第7题和第9题。
课前思考:
第7题学生需要应用笔算、口算和试商、调商中获得的经验来判断和估计。要注意通过估计和交流来了解学生对除法计算的掌握情况,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第8题让学生了解问题的要求,明确其中隐蔽的条件,一年有12个月,使学生体会审题的重要。
思考题的关键是依据竖式笔算方法和竖式中各部分数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突破口进行分析、思考。
授后小记:
今天计算占时不多,主要练习一些应用题,发现学生审题不认真,只看题目的表面情况,求平均数就把有几个数相加就除以几,不管求的是什么?也不管算出的是什么?练习后我请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都拿出来比较,看看谁对谁错?错的可以怎样改?错的求的到底是什么?组织学生探究、分析。提高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
教后反思:
今天是本单元复习的最后一课时,从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可以看出,学生对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的较好,能正确掌握试商、调商的方法。但今天在练习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时,我发现许多同学对于上学期学习的年月日以及求平均数的知识有些遗忘,特别是年月日。看来要抽空复习一些以前学过的知识点。
授后反思:
通过本课的练习,第一单元的练习算是告一段落了,细思量学生的掌握的情况,真是令我担忧。作为老师,面对学生那样的错误真是可以说矜驴技穷。而学生面对繁复的计算不是这儿错就是那里错,也显得无可奈何,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结论是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