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1.文学常识填空(4分)(1)《马说》的作者_________,他长于诗、文,但以写作散文最为著名,被后人推为“_________”之首。(2)苏轼,字子瞻,自号_________,宋代_________家。2.课文词语填空(4分)不求_________不慕__________________望尊_________质理3.名句积累(8分)(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赤壁》(2)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柳先生传》(5)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__。《马说》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4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课内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回答问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初二下)第五单元测试卷(A),标签:语文试卷,http://www.laixuea.com
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
1.文学常识填空(4分)
(1)《马说》的作者_________,他长于诗、文,但以写作散文最为著名,被后人推为“_________”之首。
(2)苏轼,字子瞻,自号_________,宋代_________家。
2.课文词语填空(4分)
不求_________不慕__________________望尊_________质理
3.名句积累(8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赤壁》
(2)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柳先生传》
(5)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__。《马说》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4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课内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本文的作者_________,字叔庠,南朝梁_________家。(2分)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负势竞上()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3.第一段总说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特点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4.你喜欢富春江的水,还是喜欢富春江两岸的山?请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2分)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此句从侧面落笔,衬托山水诱人的力量之外,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
6.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描绘你所喜欢景物特点。(3分)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感觉冯骥才
黄昏时听音乐是一种特殊享受。那当儿,屋里的一切都迷梦模糊,没有什么具体清晰的形象映入眼睑,搅乱头脑:心灵才能让听觉牵着梦游一般地飘入音乐的境界中去。哎,你是不是也有此同感?
我这感觉既强烈又奇妙,以至我怀疑自己有点神经质。记得那次是个黄昏,大概听舒曼的《梦幻曲》吧!家里只我自己,静静的空间贯满了那深沉而醉心的琴音。屋里的四角都黑了,窗前的东西变成了一堆分辨不清的影子,只有窗玻璃上还依稀映着一点淡淡的桔色的夕照。
我的心像被这音乐洗过一样圣洁。不知是心沉浸在琴音里,还是琴音充溢我的心里,一股潜流似地婉转回旋。于旋涡,到了感动的潮头卷起,我忽然不能自已。好像有种无形的搅拌,把沉淀心底的乱七八糟的全部翻腾卷起。说不出是什么难忘的事或感受过的情绪,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甜蜜?忧伤?思念?委屈?已经落空的企盼?留不住的甜美……一下子,大滴大滴的泪珠竟然夺眶而出,滚过脸颊,啪啪掉在地上。我倚着门框,仰起头,衣襟很快就湿了一片,我完全不能自制,也不想自制,因为这绝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异样的令人颤栗的幸福的感觉。平日里,偶然给什么意外的事物的触发,也会生出这样一种感觉,却总是一掠而过,从来没有凝聚起来,这样有力的撞击我的心扉。
然而我不明白,这感觉是怎样来的,是那琴音招引来的?到底是哪个旋律、哪个和声打动了我?为什么以前听这曲子从无这般感受?更奇怪的是,这以后,多少次,黄昏时,我设法支开家里的人,依旧在这光线晦暗、阴影重重的安寂的小屋里,独自倚门听这支曲子,但再也不曾出现那种忍俊不禁、苦乐交加的感觉了,琴音像一阵微弱的风,难得再在我心中吹起浪头,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