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始作俑者”的意思是开坏风气之先吗?

    时间:11-24 13:31:2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语文相关知识阅读:8805

    概要:本文来自作文周刊社。“始作俑者”,《中华成语大辞典》解释为:“最初制作俑来殉葬的人,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然后又说:“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意思是,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要断子绝孙的吧!孟子接下来启发梁惠王说,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这番劝告使梁惠王翻然醒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然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孔子果真像孟子认为的那样,极力反对始作俑者,甚至深恶痛绝至破口大骂,诅咒人家断子绝孙吗?“始作俑者”真是一种坏风气之先吗?笔者不敢苟同。对于人殉,杨伯峻先生在《孟子译注》里解释说:“古代最初用活人

    “始作俑者”的意思是开坏风气之先吗?,标签:语文相关,http://www.laixuea.com

      
      本文来自作文周刊社。
      “始作俑者”,《中华成语大辞典》解释为:“最初制作俑来殉葬的人,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然后又说:“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意思是,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要断子绝孙的吧!孟子接下来启发梁惠王说,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这番劝告使梁惠王翻然醒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然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孔子果真像孟子认为的那样,极力反对始作俑者,甚至深恶痛绝至破口大骂,诅咒人家断子绝孙吗?“始作俑者”真是一种坏风气之先吗?笔者不敢苟同。
      对于人殉,杨伯峻先生在《孟子译注》里解释说:“古代最初用活人殉葬,后来生产力渐渐提高,一个人的劳动除了供给本人的必需生活资料以外,还有剩余可供剥削,于是人才被稍加重视,逐渐地不用来殉葬,而改用土俑和木俑。”按照杨先生的说法,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历史的进步。那么作为儒家仁爱思想集大成者的孔子难道反对这种历史的进步吗,他难道真愿意看到活生生的人被活埋以用来殉葬吗?很显然,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孔子不会这么做,因为孔子一生都在极力推行“仁”,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今人为何都愿意相信孟子的话呢?笔者以为,这除了对于亚圣孟子崇拜的因素之外,还和另一位重量级人物有关,这个人就是朱熹。宋代的朱熹也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对于殉葬现象解释说:“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原来按照朱熹的说法,他认为,孔子不知道之前就存在人殉现象。他认为孔子主张“束草为人”,而不赞成用俑,因为一旦开了这个头,就可能用活人来殉葬了。这个解释貌似合理,其实事实远没这么简单!中外大量的考古证据表明,“人殉”远在“俑殉”之前,尤其是中国的商朝,可以说是个盛行“人殉”的奴隶制国家,但周代替商后推行仁政,“俑殉”大量地取代“人殉”,乃是一个了不起的社会进步,以至于残暴如秦始皇者,竟也接受了这个社会现实,用于殉葬的只是大量的兵马俑而非活生生的人。那么,孔子作为“周礼”的崇拜者和鼓吹者,竟会对“始作俑者”这样的社会改革家破口大骂吗?大家知道,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曾从事“儒”(贵族丧事赞礼者)的职业。从时代上看,与盛行“人殉”的年代相距不远,从职业上看,他是一个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说他不知道古代的丧葬制度是要用人殉葬,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尚且知道古代的人殉,说孔子不知道,有何证据?我们只能有理由说孔子不知道死后的事,这是符合常理的。他不可能知道在他死后,“始作俑”这种做法会形成一种坏风气,乃至于发展到人殉,那么,所谓的开坏风气之先又如何说起呢,孔子怎么可以肯定这是坏风气之先?孔子就那么有把握估计到这种风气会演变成人殉吗?那么如此以来,我们该怎么解释孔子的这句话呢?我们可不可以作这样大胆的假设:即,孔子在主持丧葬仪式的时候,有人忽然提出了一个问题,说古人都是用人殉葬,现在怎么可以退化到这个地步,并气愤的说,“始作俑者”,无后!孔子www.laixuea.com 于这个人的话,没有正面回答他说人殉太残酷,应该弃绝等等大道理,而只是轻蔑地只反问了一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用以反驳。意思是你看看那些“始作俑者”,都没有后吗?言下之意很明显,自己是赞成始作俑者的,因为这既不失传统,又符合人性。这句话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其实,从句子语气上看,“其无后乎”也应该是个反问句,这个问题并不是很复杂,但是很遗憾,我们却人云亦云地误解了两千五百年,认为它是孔子诅咒的话,并认为“始作俑者”是开了坏风气之先。由此可见,做学问当深思慎取,切不可盲目相信所谓的权威。

    Tag:语文相关知识语文相关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 - 语文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