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的认识 教学实录

    时间:10-14 10:21:2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小学三年级教案阅读:8439

    概要:学生分组认识砝码。师:现在同学们把1克的砝码放在盘秤的盘里,看看秤的指针有什么变化?生:指针稍微动了一点点。师:指针所指的位置就是1克。现在同学们每人选不同克数的砝码,看看指针的位置在哪里,那个地方就是砝码的质量。学生分组结合砝码,熟悉盘秤的使用方法。4.认识克。(1)称一称。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天平和盘秤,学习了它们的使用方法。现在我们就用盘秤或天平称出桌上的苹果、盐、几粒黄豆、几个回形针……的质量。同学们称完之后写清物品的名称和质量做好记录。看在3分内哪组同学称的物品最多,哪组就是优胜组!学生分组称物品。(2)说一说。生:一枚2分硬币大约是1克,一枚5分硬币大约是3克,一枚1元硬币大约是15克……生:一枝铅笔大约是9克,一本书大约是65克,另一本书大约是165克, 50粒花生米大约是35克,一个苹果大约是89克,10个回形针大约是23克……师:这些比较轻的物品,同学们都使用克作单位。很好!克用字母g来表示。(师边说边板书: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的认识 教学实录,标签:小学三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

      学生分组认识砝码。

      师:现在同学们把1克的砝码放在盘秤的盘里,看看秤的指针有什么变化?

      生:指针稍微动了一点点。

      师:指针所指的位置就是1克。现在同学们每人选不同克数的砝码,看看指针的位置在哪里,那个地方就是砝码的质量。

      学生分组结合砝码,熟悉盘秤的使用方法。

      4.认识克。

      (1)称一称。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天平和盘秤,学习了它们的使用方法。现在我们就用盘秤或天平称出桌上的苹果、盐、几粒黄豆、几个回形针……的质量。同学们称完之后写清物品的名称和质量做好记录。看在3分内哪组同学称的物品最多,哪组就是优胜组!

      学生分组称物品。

      (2)说一说。

      生:一枚2分硬币大约是1克,一枚5分硬币大约是3克,一枚1元硬币大约是15克……

      生:一枝铅笔大约是9克,一本书大约是65克,另一本书大约是165克, 50粒花生米大约是35克,一个苹果大约是89克,10个回形针大约是23克……

      师:这些比较轻的物品,同学们都使用克作单位。很好!克用字母g来表示。(师边说边板书:克——g)

      (3)掂一掂。

      师: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把你们刚才称的1克的物品拿出来,比如一枚2分的硬币,放在手里掂一掂,感觉一下1克,有什么感觉?

      (评析  通过“掂”的感受,建立1克的质量概念。)

      生:很轻。

      (4)找一找。

      师: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评析  注重估测,同时发展1克的质量概念。)

      生:我称的一粒花生米大约是1克。

      生:我咬的一口苹果大约是1克。

      生:5张纸的质量大约是1克。

      生:……

      师:同学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物品体会1克的质量太棒了!

      (5)猜一猜。

      师:同学们不要称,猜一猜几粒黄豆的质量大约是1克?几粒大米的质量大约是1克?几个回形针的质量大约是1克?……猜完之后再称一称看对不对?

      (评析  加强估测,并验证估测,培养学生自我修正、反思的习惯。)

      学生分组活动

      交流汇报

      生:我们组8粒黄豆是1克。

      生:我们组10粒黄豆是1克。

      师:为什么有的小组8粒黄豆是1克,有的组10粒黄豆是1克?

      生:黄豆的大小不一样……

      生:……

      (6)借一借。

      师:刚才我发现了这样一件事情,在王建那组他们在称一个大苹果质量的时候,在砝码的盘里除了有砝码,还有一个橘子,为什么?

      (评析  把问题抛给学生。)

      王建:因为砝码的质量合在一起不能达到大苹果的质量,所以我们用一个小橘子代替砝码。用砝码的质量加上小橘子的质量就是大苹果的质量。

      师:那个小橘子的质量你们知道吗?

      王建:知道,我们已经称过了。

      师:同学们认为他们的做法怎么样?

      生:……

      师:在我们称一个物品的质量时,如果砝码的质量达不到我们想要的质量时,可以用已经知道的物品的质量来补充。

      (评析  及时关注学生的“创举”,抓住了课堂的再生资源,并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7)估一估。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任选3~4件物品合在一起,先估一估它的质量,然后再验证估计得准不准。比一比谁估计得最准!

      小组内验证,比一比谁估计得最准。

      (评析  认识“克”这一环节,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活动所需的盘秤、天平以及很多实物,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充分的条件,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体验。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称一称、说一说、掂一掂、找一找、猜一猜、借一借、估一估等实践活动亲身经历和体验1克的实际质量,并感受了几克的质量。使学生在自主的时间和空间里自主地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仅仅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由于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小学三年级教案小学三年级教案范文数学学习 - 数学教案 - 小学三年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