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 找规律

    时间:10-14 10:21:2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小学四年级教案阅读:8530

    概要:【教学目标】⒈使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的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⒉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⒊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内在规律与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信心。【教学内容】教材第48~51页:⒈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课时划分】共计4课时书本第48页例题、想想做做 1课时书本第50页例题,想想做做 1课时单元测试练习 2课时第一课时找规律(一)【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例题、“试一试”、“想一想”、第49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 找规律,标签: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

      【教学目标】

      ⒈ 使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的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⒉ 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⒊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内在规律与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51页:

      ⒈ 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

      ⒉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课时划分】

      共计4课时

      书本第48页例题、想想做做             1课时

      书本第50页例题,想想做做             1课时

      单元测试练习               2课时

      第一课时 找规律(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例题、“试一试”、“想一想”、第49页“想想做做”。

      【教学要求】

      ⒈ 让让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

      ⒉ 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发生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3、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⒈ 通过自主研究、与人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之密切联系。

      ⒉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以前,我拉曾经学过哪此找规律的问题?

      指名回答,指出: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探讨有关找规律的问题。

      二、教学新课

      ⒈引导观察、了解图意。

      出示课本第48页教学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指名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⒉提出问题

      提出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再观察图中相关内容,并根据自己的观察思考问题。

      ⒊全班交流,发现规律

      指名汇报结果。师将问题排列:

      小兔子晒了9块手帕,用了10个夹子。

      有7个蘑菇,有8只小兔子。

      有12块篱笆,13根木桩。

      提出:你了现了什么规律,先让学生能过比较,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组织全班交流。

      ⒋教学试一试:

      引导学生完成书本试一试。

      先让学生理解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操作,并思考问题中提问题的问题。组织全班交流。

      ⒌想一想,

      你还能找出哪些有这样规律的事情。

      三、想想做做

      学生独立发现,小组交流,最后组织全班交流。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找规律(二)

      【教学内容】书第50页例题,试一试,第51页“想想做做”第1、2题。

      【教学要求】

      ⒈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

      ⒉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初步发现的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执情,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提高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指名口答后,教师指出,这节课我拉将学习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相关的问题。

    [1] [2]  下一页


    Tag:小学四年级教案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数学学习 - 数学教案 - 小学四年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