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活动一:凉手帕师:这是一个凉衣架,(出示一个凉衣架,上面有两个夹子)老师这里有一块手帕,谁能帮老师用夹子把它凉在凉衣架上?生抢着要上台夹。师让一位学生上台夹。师:这位同学夹得好不好?生齐声:好!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块手帕,(出示一块手帕)但现在只有一个衣架,你能像这样把它夹起来吗?生思考片刻,马上积极举手要求上台夹。师让一位学生夹。师:刚才我们夹一块手帕用了几个夹子?生:2个。师:夹两块手帕呢?生:3个。师又拿出两块手帕。师:如果老师现在一共有( )块手帕,像这样夹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呢?生1:4个。生2:5个。生3:6个。……师:到底需要多少个呢?稍等片刻。师:我们一起来夹好吗?教师示范再夹两块手帕。师:如果老师有6块手帕,像这样夹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呢?大部分学生说:7个。师:小兔子乐园呀也像我们这样晒了手帕,它们一共晒了9块手帕,你们知道小白兔一共用了多少夹子呢?生1:9个。生2:10个。生3:9个。其他同学向他投向赞许的目光。活动二:投影观察师:到底多少个呢?我们走进兔子乐园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四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实录,标签: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活动一:凉手帕
师:这是一个凉衣架,(出示一个凉衣架,上面有两个夹子)老师这里有一块手帕,谁能帮老师用夹子把它凉在凉衣架上?
生抢着要上台夹。
师让一位学生上台夹。
师:这位同学夹得好不好?
生齐声:好!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块手帕,(出示一块手帕)但现在只有一个衣架,你能像这样把它夹起来吗?
生思考片刻,马上积极举手要求上台夹。
师让一位学生夹。
师:刚才我们夹一块手帕用了几个夹子?
生:2个。
师:夹两块手帕呢?
生:3个。
师又拿出两块手帕。
师:如果老师现在一共有( )块手帕,像这样夹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呢?
生1:4个。
生2:5个。
生3:6个。
……
师:到底需要多少个呢?
稍等片刻。
师:我们一起来夹好吗?
教师示范再夹两块手帕。
师:如果老师有6块手帕,像这样夹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呢?
大部分学生说:7个。
师:小兔子乐园呀也像我们这样晒了手帕,它们一共晒了9块手帕,你们知道小白兔一共用了多少夹子呢?
生1:9个。
生2:10个。
生3:9个。
其他同学向他投向赞许的目光。
活动二:投影观察
师:到底多少个呢?我们走进兔子乐园就知道了。
(出示书本图片)
学生很快地数出10个夹子。
师:中间一排小白兔在干什么?
生:跳舞。
师:你能数出小白兔和蘑菇各有多少只吗?
生:我数到小白兔有8只,蘑菇有7个。
活动三:摆篱笆
师:你能用老师给你的木桩和篱笆图像图中一样摆一条篱笆木桩吗?数一数篱笆和木桩各有多少个?
小组动手合作摆。(让学生亲身体验摆的过程)
生1:我摆出篱笆有13个,木桩有12个。
生2:我摆出篱笆有12个,木桩有12个。
……
师:到底多少个呢?数一数就知道了。
指名学生数出篱笆有12个,木桩有13个。
师:如果老师有60个篱笆,像这样摆需要多少个木桩呢?
生异口同声:61个。
师:如果老师有60个木桩,像这样摆需要多少个篱笆呢?
生:59个。
师:为什么呢?
生1:篱笆比木桩少1个。
生2:木桩比篱笆多1个。
活动四:小组讨论
师:请同学们观察刚才凉的手帕和夹子、数的兔子和蘑菇、摆出的木桩和篱笆,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同桌说一说。
生同桌说,教师询问个别学生。
生1:他们一个一个整齐排列。
生2:他们第1个和最后一个一样。如第1个是夹子,最后一个也是夹子。如第1个是兔子,最后一个也是兔子。如第1个是木桩,最后一个也是木桩。
生3:外面的比里面的多一个。
生4:里面的比外面的少一个。
……
教师让讲得好的同学指着图再说一说。针对学生讲得不完整的其他学生补充。
师:他们一个一个整齐排列,我们称为“间隔排列”,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我们把他叫做“两端物体”。如果两种不同的物体间隔排列,两个物体之间夹着一个不同的物体,那么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一个,夹在中间的物体比两端少一个。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原来小兔子乐园里有这样的规律。(板书:规律)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找规律。
活动五:寻找事例
师:你能找出生活中有这样规律的事情吗?同桌说一说。
生1:停车场上的线和汽车。每两条线中间有一辆汽车。
生2:把拳头握起来,有四个高的和三个矮的,高的比矮的多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