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课堂实录

    时间:11-23 11:53:38来源:http://www.laixuea.com 课堂实录阅读:8214

    概要:(生点头。)师:还有没有?喔,那么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同学。那就不把话筒递给你了,请你站起来,大声地说,好不好?生:我觉得智叟会说,俗话说,“靠山吃山”,你现在把山移走了,我们靠什么吃饭呀?(众笑。)师:这位同学,是从现代旅游开发的观点来看的,也有道理。(递话筒)继续来,还有什么话可以说?生:这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代表。师:怎么讲?生:因为自然界都有自己一定的自净能力,像他这样的掠夺性的开发,已经超过了自然自净能力的限度,必将遭到自然界更加残酷的报复。师:好高深啊。(众笑。)师:一个环保主义者。我倒想起了杭州灵隐著名的一个景点。众生:(轻声)飞来峰。师:峰自何处飞来?哦,我们终于明白了,这个峰原来是夸娥氏二子背来的。后来这两座山到哪里去了?咦,怎么没有人回答我,话筒在那里的那位女同学,请你来告诉我们,两座山到哪里去了?生:朔东。师:朔东,还有呢?生:雍南。师:雍南!那边有没有人?众生:有人。师:那边有没有像愚公这样年纪很大的人?众生:有。师:从天而降两座山!(众一惊,继而笑。)师:我想问,山阻碍人的出路,这个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课堂实录,标签:课堂实录范文,http://www.laixuea.com
      (生点头。)
      师:还有没有?喔,那么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同学。那就不把话筒递给你了,请你站起来,大声地说,好不好?
      生:我觉得智叟会说,俗话说,“靠山吃山”,你现在把山移走了,我们靠什么吃饭呀?
      (众笑。)
      师:这位同学,是从现代旅游开发的观点来看的,也有道理。(递话筒)继续来,还有什么话可以说?
      生:这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代表。
      师:怎么讲?
      生:因为自然界都有自己一定的自净能力,像他这样的掠夺性的开发,已经超过了自然自净能力的限度,必将遭到自然界更加残酷的报复。
      师:好高深啊。
      (众笑。)
      师:一个环保主义者。我倒想起了杭州灵隐著名的一个景点。
      众生:(轻声)飞来峰。
      师:峰自何处飞来?哦,我们终于明白了,这个峰原来是夸娥氏二子背来的。后来这两座山到哪里去了?咦,怎么没有人回答我,话筒在那里的那位女同学,请你来告诉我们,两座山到哪里去了?
      生:朔东。
      师:朔东,还有呢?
      生:雍南。
      师:雍南!那边有没有人?
      众生:有人。
      师:那边有没有像愚公这样年纪很大的人?
      众生:有。
      师:从天而降两座山!
      (众一惊,继而笑。)
      师:我想问,山阻碍人的出路,这个问题,有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众生:没有。
      师:刚才这么多同学,怎么没有一个人说的呢?所以说,智叟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讲。
      那么怎么评价愚公这个人,好像比较困难。有人这么说,有一位学者叫张远山,他说过一段有点偏激的言论。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示意)你来朗读,好不好?
      生:“愚公虽然说出了可圈可点的豪言壮语,但最后还是没有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壮举。
      也就是说,智叟当初认为愚公不自量力,口气比力气大,并没有大错。按照这个结局,羞愧的不应该是智叟,而应该是愚公。
      如果愚公要想不羞愧,当时应该这样回答智叟:‘我自己是挖不平两座大山,但是我这样一直挖下去,迟早会感动上帝。一旦感动了上帝,事情就好办了。你等着瞧吧!’那样才是老实话。”www.laixuea.com
      师:请坐。这是某一种意见。再来看,另一个“假如”,假如这个结尾变一变。那位女生,请你把这个结尾读一下好吗?
      生:“后三年,愚公死,子孙承其志,世代挖山。时至今日,尚未休矣……”
      (众笑。)
      那么我们就从这两个“假如”,来谈探讨问题。
      师:第一,张远山的思路,假如愚公早就料到帝会“感其诚”;或者呢,他老早就和帝达成了某种协议,或者契约,那我们如何来重新评价愚公?这是一个“假如”。第二,假如结尾是刚才同学念的,那么你又如何来重新评价愚公?想一想。
      学生:(思考约一分钟)
      师:同桌要商量一下也可以,同桌可以交换意见。
      同桌讨论(给半分钟)
      师:好,我们时间有限。太好了,我看到有同学举手,真高兴啊。话筒呢?(递话筒)请你来说。
      生:如果这样的话,愚公是很聪明的。因为《孙子兵法》里有,“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愚公挖山就像一场战斗,他没有用力气就能获得胜利,这种是最聪明的。
      师:请坐。愚公在这里,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的话,他用的是“头脑”,是吗?(示意)好,请你来继续讲好吗?有什么补充?
      生:我觉得如果这样的话,愚公还是很傻。
      师:(惊讶)还是很傻?为什么?
      生:他既然知道天帝会“感其诚”,或者说他早与天帝达成了协议,那他何必自己去挖呢?直接跟天帝说一声,“你帮我搬搬走”好了。还有一点,他如果真的和天帝达成了协议,他只是和智叟这么说一说,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和智叟打个赌,下点赌注。
      (众笑。)
      师:你赢智叟一把,是吧?我倒是想到三国里面的一个故事,周瑜和黄盖的故事,后来引申出一个词语叫作……什么计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范文语文学习 - 初中语文 - 课堂实录